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女性,42岁。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2周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肋下可及,脾肋下2cm,质中,无压痛。 通过上述处理,症状消失,6个月后病人要献血,为防止献血传播疟疾,病人需服下列哪种药物
女性,42岁。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2周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肋下可及,脾肋下2cm,质中,无压痛。 通过上述处理,症状消失,6个月后病人要献血,为防止献血传播疟疾,病人需服下列哪种药物
admin
2016-01-27
47
问题
女性,42岁。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2周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肋下可及,脾肋下2cm,质中,无压痛。
通过上述处理,症状消失,6个月后病人要献血,为防止献血传播疟疾,病人需服下列哪种药物
选项
A、乙胺嘧啶
B、青蒿素
C、伯氨喹
D、氯喹
E、乙胺嘧啶加伯氨喹
答案
E
解析
诊断疟疾最好方法是在厚滴血片检查,据认为其阳性率比薄血片检查要高出2—3倍。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其阳性率较外周血片高,但不作首选。流行病学资料有辅助诊断价值,但不作确诊依据。血清学检查在发病后1周出现阳性,持续1—2年后才转阴,在2年内的疟疾显性或隐性感染均可出现阳性,故无诊断价值,只用于疟疾的回顾性诊断,献血员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如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均支持疟疾诊断,但未能查到疟原虫,可行氯喹3天治疗试验,一般在服药后24—48小时后发热被控制,而未再发作者可拟诊为疟疾。伯氨喹作用于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并能杀灭配子体,只能用作预防复发和防止传播,不能控制症状,故不用于治疗试验。乙胺嘧啶对红细胞前期疟原虫有抑制作用,是较好的病因预防药,并能抑制红细胞内期未成熟的裂殖体,但对已成熟的裂殖体则无作用,不能满意控制症状,亦不用于治疗试验。病人服用3天氯喹,杀灭了红细胞内期的裂殖体,控制了症状。但病人体内红细胞外期疟原虫,休眠子及红细胞内未成熟的裂殖体(滋养体)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处于休止期,此期从每年12月直到次年3~4月间。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疟疾将复发。如献血可引起受血者疟疾初发,在休止期服用乙胺嘧啶加伯氨喹,既可杀灭血中残存的红细胞内期未成熟裂殖体,又可杀灭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和配子体。既可防止病人复发,又可避免受血者感染疟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Pwk777K
0
专业知识
传染病学(312)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A.银翘散B.大柴胡汤C.麻杏石甘汤D.茵陈五苓散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患者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壮热或寒热往来,伴有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治疗宜选用
A.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有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B.皮肤及内脏血管损害更严重,有广泛血管腔内血栓C.病变以脑组织为主,有明显的充血和水肿,颅内压升高,可形成脑疝D.病变主要在大脑半球表面和颅底E.以上都不是流脑脑膜炎期病理变化是
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患者,男,73岁。高热头痛,手足躁动,口噤,舌质红绛少苔,脉弦细而数。该病属
十二经脉的功能反映于体表的是
某女,35岁,有“风心病史”10年。劳累后心悸气喘,未发生过水肿,近日因过劳再发。症见: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代表方为
李某,女,72岁。主因阵发性心悸不安,胸闷不舒6年余,加重10天而入院。现症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偶有胸背疼痛,口唇青紫,舌暗红苔白,脉结代。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肌缺血,室性早搏。心悸与何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实喘和虚喘的鉴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有关头痛的论述,错误的是
A.苍术B.藿香C.佩兰D.白豆蔻E.草果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是
随机试题
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反垄断法》明令禁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目前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环节是()。
X线片见骨质广泛疏松,压力畸形,假骨折线,可能的诊断是
往复泵的出口增加旁路,可以使往复泵的总流量降低。
不明性质的化学物质进入眼内应
《朱砂鱼谱》是我国最早的一本论述金鱼生态习性和饲养方法的书籍。书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写道:“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十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爱养自然奇品悉具。”文中“逐日去其不佳者”的作用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原文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
在宋朝时期,发生了:①靖康之乱;②杯酒释兵权;③金灭辽;④王安石变法。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斯腾伯格揭示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下列中的(2)表述的是风险的两个基本属性。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