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为响应国家新课改的号召,某幼儿园园长鼓励老师们将生活中的有用的知识引入到课堂之中,创造一套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而王老师觉得没有必要。他认为现在的孩子应该不需要这些。于是在一次教幼儿认识蔬菜的课上,王老师拿出一个土豆,问幼儿:“谁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明
为响应国家新课改的号召,某幼儿园园长鼓励老师们将生活中的有用的知识引入到课堂之中,创造一套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而王老师觉得没有必要。他认为现在的孩子应该不需要这些。于是在一次教幼儿认识蔬菜的课上,王老师拿出一个土豆,问幼儿:“谁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明
admin
2021-08-06
68
问题
为响应国家新课改的号召,某幼儿园园长鼓励老师们将生活中的有用的知识引入到课堂之中,创造一套学生喜欢的校本课程。而王老师觉得没有必要。他认为现在的孩子应该不需要这些。于是在一次教幼儿认识蔬菜的课上,王老师拿出一个土豆,问幼儿:“谁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明明大声回答:“红薯。”老师面露不悦,瞥了明明一眼,说:“不知道别瞎说,我们看看谁最聪明,能说出老师拿的是什么?”荣荣不大自信地说:“是一只小兔子。”(荣荣从某个角度发现土豆的形状像兔子的脑袋)老师又说:“不对,谁还知道?”辉辉小声说:“是土豆。”这时老师眼睛一亮,向辉辉投来赞扬的目光,说:“辉辉真聪明!”然后一节课就在老师的侃侃而谈、毫无意义的过程中度过了,王老师下课后也没做什么总结、反思,而是继续自己的教学模式。
问题:请从教师观的角度分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选项
答案
该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教师观的要求,值得每一位老师反思。 (1)教师观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老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习得相应知识,而不是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材料中老师只是单纯地把土豆这个知识传授给孩子,对回答不对的直接否定,而没有去引导和促进孩子认识土豆,并获得知识。 (2)教师观要求:教师要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一套学生喜欢的课程体系。材料中该老师认为创新课程没必要,而是一味地采取老式教学方法,违背了这一要求。 (3)教师观要求:教师要做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老师要不断反思自己所授课程的效果并改进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材料中该老师在课程结束后也不进行反思,而是一直采取老的教学策略,违背了这一要求。 最后,教师要转变角色,多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们。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QM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综合素质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小学综合素质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陈老师在给学生讲鱼类动物时,拿鲸鱼举例,解释说鲸鱼是用肺呼吸的,而鱼类的本质特征是用腮呼吸,所以鲸鱼不属于鱼类,防止学生把“生活在水里”“外形与鱼一样”当作鱼类的本质特征。陈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下列儿童溺水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语文老师在讲述《静夜思》的时候,通过给大家播放了一些关于月亮的图片导入课程,这属于()。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是班级群体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有目的地作用于客观事物而实现的相互配合的动作系统。
我国学者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内容的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的学习。
()能够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画家——毕加索是()人。
当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打开了多个应用程序时,切换窗口应使用的快捷键是()。
随机试题
A.鹿角状菌丝B.梳状菌丝C.两者都有D.两者都没有毛癣菌()
某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CDEFG,中序序列为DCBAEFG,则该二叉树的后序序列为()。
患者,男性,25岁。餐后运动时突发脐周腹痛伴恶心呕吐,并阵发性加重,发病来未排气排便。查体:体温37.3℃,血压88/62mmHg,心率110次/分;左侧腹部隆起,肠鸣音高亢,压痛明显。WBC10.5×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有关青蒿素的结构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双氢青蒿素是由
下列各项中,企业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是( )。
关于个人不可循环授信额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规定,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将产生的法律后果是()。
(2010年卷二第92题)王某委托胡某销售一批货物,双方约定胡某不收取报酬。根据合同法及相关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事物的质是指()。
在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上,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