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大公报》创办人及时间?新记公司接手后提出的四不方针指什么?何时与国民党决裂?(复旦大学2013年研)
《大公报》创办人及时间?新记公司接手后提出的四不方针指什么?何时与国民党决裂?(复旦大学2013年研)
admin
2019-07-04
99
问题
《大公报》创办人及时间?新记公司接手后提出的四不方针指什么?何时与国民党决裂?(复旦大学2013年研)
选项
答案
(1)《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报纸。1902年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①1902年至1916年,英敛之主持阶段,是一份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 ②1916年至1926年,王郅隆接办阶段,变成一份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 ③1926年至1949年,由新记公司接办阶段,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 ④1949年至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阶段。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2)《大公报》的“四不”方针是指《大公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提出了“四不”方针: ①“不党”,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②“不卖”,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 ③“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④“不盲”,指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以此形成它的特色。 “四不”方针体现该报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 (3)《大公报》曾一度支持过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但1948年后因立场有所改变受到当局迫害,重庆版一度被强行接收。 ①“九一八”事变以前,《大公报》的政治立场经历了由开始的自由主义立场,到公开发社评表示拥护与赞助国民政府建设,是因为自清末以来,国内缺乏真正能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权威。权威的真空状态延续了军阀之间的混战和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国民政府以自身军事、三民主义和经济的优势,使得《大公报》对其抱以统一希望,并希望国民政府通过政治、经济、司法、军事、外交诸方面的改革,增强自身的权威。 ②“九一八”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迫切需要有能力的领袖,整合全国的精神和物质力量以一致抗日。当时,蒋介石以其政治、军事和三民主义标榜的优势成为“领袖权威”。《大公报》的政治立场转向支持以蒋介石为国家政治中心。 ③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继陷落。《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天津版、上海版分别于1937年8月5日、12月14日停刊。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T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的文字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年前。距今有()年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问题解决()很彻底”中应该()。
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言的()和语言的()。
语义特征
用变换分析法说明下列两个句子在语义上的差别。(北京语言大学考研试题)这位领导我也不认识。这种植物我也不认识。
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段时期中起作用。()
一个中国孩子从小在英国长大,结果他只会讲英语而不会说汉语,这说明()。
_______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
随机试题
简述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操作者深吸气后用力吹气时,吹出气中氧浓度是
血浆与血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有无
女性在以下哪个阶段最容易发生骨折
咬肌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灶牙是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标志是()
公开业务是()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业务。
简述货币的职能。
设矩阵.求可逆矩阵P,使得PTA2P为对角矩阵。
PeopleknewthenatureofWolfveryWell.OncegreyWolfcouldbefoundinManypartsoftheearth.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