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以汉、唐、宋为例论述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消长变化
以汉、唐、宋为例论述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消长变化
admin
2018-11-22
81
问题
以汉、唐、宋为例论述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消长变化
选项
答案
宰相制度正式形成于秦朝三公制度的设立,终结于明太祖罢中书省及丞相的举措,延续16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至深的一项制度。 1.西汉初年延续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由于宰相的权力极大,这就与皇权产生了矛盾。汉武帝时期的宰相大都被其杀害,他便是通过这样一种不断更换丞相的措施来消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武帝后来设立“中朝”,由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在宫内办公,是决策机构,凌驾于以宰相为首的外朝之上,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东汉建立后,刘秀成立尚书台,作为总揽国家政务的中枢权力机构,包括丞相在内的三公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三公只有经过皇帝的恩准加“录尚书事”才能参与中书决策。这就大大削弱了相权,极大地强化了皇权。 3.唐朝前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中书主起草诏令,门下主审议政令,是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三省互相分工,共同对皇帝负责,这就大大分化了相权。 4.唐后期,三省宰相制逐渐被翰林院和枢密院所取代,中枢权力逐渐转化到翰林学士和枢密使手中。唐宪宗时期,翰林学士的草诏权被固定下来,翰林院成为设置于内廷的正式决策机构,而外廷的中书省只能起草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宪宗又设枢密使一职,以宦官二人充任,负责为皇帝传宣诏令,承受外廷表奏。这样宰相的权力就微不足道了。 5.北宋建立后,在中央大力分割宰相的权力。不但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而且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权。经过这番改革,本来“事无不统”的宰相,只剩下了有限的权力。这样皇帝便可以总揽大权、操纵自如了。 从汉朝到宋朝,总的来看,皇权与相权的消长变化的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而皇权则得到了不断强化。这有利于抑制权臣飞扬跋扈的局面,但同时也造成了皇权太过于集中而难以被约束的状况。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WW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基础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给明清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遗址的一所房子的地面上画有两个成人和一个小孩,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组表现某种宗教仪式的画面。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我国新石器时代有哪几种文化类型?其分布情况如何?
下列不属于二次大战中苏德战场之战役的是()。
《双十宣言》
议政王大臣会议
犹太教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时间是
18世纪从事大西洋黑人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
随机试题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郎郎”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
[*]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
患者,男性,38岁。吸烟15年,每天30支左右,冷库工作8年。近来,右小腿持续性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夜间加重,到医院就诊体检:右小腿皮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为缓解症状,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以下()都是工程计量的依据。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一方以合同中有仲裁条款为由,对人民法院受理本案提出异议的,应当在()提出。
下列转移支付项目中,属于专项转移支付的是()。
在微机中,bit的中文含义是()。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从事旅游经营业务二年以上的旅游景区,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
()被道教上清派奉为开派祖师以及静气功创始人、现代养生学的鼻祖。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