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甲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4%。2012年末甲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元,2013年末对其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70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则该内部债权债务在2013年末的抵消分录为( )。
甲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4%。2012年末甲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元,2013年末对其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70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则该内部债权债务在2013年末的抵消分录为( )。
admin
2021-05-18
43
问题
甲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4%。2012年末甲公司对其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元,2013年末对其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70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则该内部债权债务在2013年末的抵消分录为( )。
选项
A、借:应付账款 5000
贷:应收账款 5000
借:应收账款一——坏账准备 2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
B、借:应付账款 7000
贷:应收账款 7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
贷:资产减值损失 80
C、借:应付账款 7000
贷:应收账款 7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8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80
D、借:应付账款 2000
贷:应收账款 2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
贷:资产减值损失 80
答案
B
解析
选项A,编制的仅仅是对期初债权债务余额及计提相应坏账准备的抵消分录;选项C,坏账准备期初余额的抵消与本期计提坏账准备的抵消应分开来编制;选项D,编制的仅仅是对本期增加债权债务余额及计提相应坏账准备的抵消分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qcg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财务与会计题库税务师职业资格分类
0
财务与会计
税务师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公司目前拥有资金500万元,其中,普通股25万股,每股价格10元,每股股利2元;债券150万元,年利率8%;优先股100万元,年股利率15%,该公司准备新开发一投资项目,项目所需投资为500万元,预计项目投产后可使企业的年息税前利润达到500万元;投资所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筹集资金的要求的有()。
相对于其他筹资方式,短期借款的优点是()。
某企业按年利率5.8%向银行借款10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5%的补偿性余额,则这项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2012年3月31日甲公司应付某金融机构一笔贷款100万元到期。因发生财务困难,短期内无法支付。当日,甲公司与金融机构签订债务重组协议,约定减免甲公司债务的20%,其余部分延期两年支付,年利率为5%(相当于实际利率),利息按年支付。金融机构已为该项贷款计提
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
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填列。
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需要根据相关总账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的是()。
A公司2012年度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如下:其他有关财务指标如下:(1)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0.5(2)销售毛利率:10%(3)存货周转率(存货按年末数计算):9次(4)平均收现期(应收账款按年末数计算,一年按360天计算):18天(5)总
某企业面临甲、乙两个投资项目。经衡量,它们的预期报酬率相等,甲项目的标准差小于乙项目的标准差。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男性,64岁。30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经INH、SM和PAS治疗约1年。5年前病灶复发,痰结核杆菌(++),应用2HRZ/4HR治疗,痰菌转阴,病灶吸收满意。近1个月咳嗽、痰血再次就诊。X线示右上肺前段阻塞性炎症,肺CT示前段支气管阻塞,无纵隔淋巴结肿大。
城市布局形式按其外部的几何形态,可划分为团状城市、()和环犬城市等。
对于建筑基坑面积较大或形状不规则的,其内支撑结构形式常采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海关对下列( )行为可予以警告,可以处物品价值20%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事业结余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什么?
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几年来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经验时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方针
以下关于软件需求分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