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在我们周围的人中,有些人经常打呼噜。打呼噜通常被认为是可以起到降低来自生活中各种压力的作用。实际上,在整个人群中,打呼噜的人非常少。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吸烟的人中打呼噜的人比不吸烟的人中打呼噜的人更常见,以此为据,研究者假设吸烟可能会导致打呼噜。如果以下
在我们周围的人中,有些人经常打呼噜。打呼噜通常被认为是可以起到降低来自生活中各种压力的作用。实际上,在整个人群中,打呼噜的人非常少。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吸烟的人中打呼噜的人比不吸烟的人中打呼噜的人更常见,以此为据,研究者假设吸烟可能会导致打呼噜。如果以下
admin
2018-01-30
62
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人中,有些人经常打呼噜。打呼噜通常被认为是可以起到降低来自生活中各种压力的作用。实际上,在整个人群中,打呼噜的人非常少。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吸烟的人中打呼噜的人比不吸烟的人中打呼噜的人更常见,以此为据,研究者假设吸烟可能会导致打呼噜。如果以下哪项正确,对研究者的假设提出了最强的质疑?
选项
A、不吸烟的人也照样打呼噜。
B、肥胖导致许多人打呼噜。
C、多数打呼噜的人不吸烟。
D、多数吸烟的人不打呼噜。
E、对某些个人来说,压力导致了吸烟和打呼噜。
答案
E
解析
削弱型问题。因果关系分析。题干断定:吸烟是打呼噜的原因。要否定这个结论,需要指出,吸烟不是打呼噜的原因,或者另有他因。选项A不能质疑题干,该项说“不吸烟的人也照样打呼噜”,其中的“也”相当于认可了题干关于吸烟会导致打呼噜的断定。选项B说“肥胖导致许多人打呼噜”,并没有能够否定题干中所说的吸烟是打呼噜的原因,因为很可能是吸烟导致肥胖进而导致打呼噜。选项C说“多数打呼噜的人不吸烟”,这句话也就是说多数不吸烟的人也照样打呼噜,和选项A类似,不能质疑题干。选项D说“多数吸烟的人不打呼噜”,否定结果而不是否定原因。题干断定吸烟是打呼噜的原因,要否定这个结论.必须指出:造成打呼噜这个结果的原因不是吸烟,而是别的原因。削弱因果关系一定要针对原因进行否定。选项E是正确答案,该项断定:压力才是打呼噜的真正原因,吸烟和打呼噜都只是结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3c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咨询关系的平等性是指()。
某实验有三种实验处理,每种实验处理的样本数分别为n1=20,N2=32,n3=18,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组间的自由度为()。
已知某市高三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28名高三学生,其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7.5分,标准差为10分,该校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全市高三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关系是()。
根据勒温的力场分析模型,组织变革中一方面要增强变革的驱动力,另一方面要设法降低变革的抵抗力,这一过程属于变革的哪一阶段?()
_____________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中发展的,而这个系统受多层外界环境的影响。
()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
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
β等于哪个值时表示判断标准既不宽松也不严格?()
一位社会学家想知道私立本科大学每年的生源是否呈均匀分布。为此,他在某校随机抽取了4500个本科生,这些学生的分布是:一年级1200人,二年级1100人,三年级1150人,四年级1050人。试问,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为0.05下,四个年级学生人数的构成是否均匀
下图是Posner(1990)的一个经典实验的结果,纵坐标为反应时(毫秒),横坐标为字母间隔(秒),请读图并说明:字母间隔(秒)反应时间是字母间隔的函数该研究的变量设置、实验过程和结果。
随机试题
教师应在充分发挥教材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营养餐及食品科学发展的新成果,补充必要的新材料,使教学保持_______。
下列何种分布中的均数等于方差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城乡规划实施的行政合法原则的核心是()。
某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按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作出报价见表1F420154—4。施工合同约定:工程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20%,单独支付;从工程款累计总额达到合同总价10%的月份开始,按当月工程进度款的30%扣回,扣完为止;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采用以直
桥梁基础施工中,人工挖孔深度超过1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当使用风镐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吹排凿岩产生的石粉,人工挖孔深度不宜大于()m。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客户管理体系的是()。
管理人员培训开发的重要性体现在()。
比较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________。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国主义军阀的革命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大革命。这次革命运动席卷全国,规模之宏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1923年6月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