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2014年第16题)下列关于肾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的描述,正确的是
(2014年第16题)下列关于肾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的描述,正确的是
admin
2019-07-12
47
问题
(2014年第16题)下列关于肾近端小管重吸收HCO
3
-
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A、重吸收量约占超滤液总量的1/3
B、通过Cl
-
-HCO
3
-
交换进入上皮细胞
C、与管腔膜上Na
+
-H
+
交换密切相关
D、与小管上皮细胞分泌NH
3
无关
答案
C
解析
从肾小球滤过的HCO
3
-
几乎全部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其中80%由近端小管重吸收。(1)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通过Na
+
一H
+
交换分泌H
+
,进入小管液的H
+
与HCO
3
-
结合生成H
2
CO
3
,很快生成CO
2
和H
2
O,这一反应由上皮细胞顶端膜表面的碳酸酐酶催化。CO
2
为高度脂溶性,很快以单纯扩散方式进入上皮细胞内,在细胞内CO
2
和水又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形成H
2
CO
3
,后者很快离解成H
+
和HCO
3
-
。H
+
则通过顶端膜上的Na
+
一H
+
逆向转运进入小管液。再次与HCO
3
-
结合形成H
2
CO
3
。细胞内大部分HCO
3
-
与其他离子以同向转运的方式进入细胞间液;只有小部分通过Cl
-
一HCO
3
-
交换的方式进入细胞间液。(2)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谷氨酰胺可脱氨脱氢生成α-酮戊二酸和NH
4
+
,仅一酮戊二酸代谢可生成2分子HCO
3
-
。其中,谷氨酰胺酶是生成NH
3
的限速酶。在细胞内,NH
3
和NH
4
+
处于动态平衡。NH
3
是脂溶性分子,可通过单纯扩散进入小管腔或细胞间隙。NH
4
+
通过上皮细胞顶端膜逆向转运体进入小管液。1分子谷氨酰胺被代谢时,生成2分子NH
4
+
进入小管液,机体获得2分子HCO
3
-
,故肾近端小管重吸收HCO
3
-
与小管上皮细胞分泌NH
3
有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5d3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西医综合题库考研分类
0
西医综合
考研
相关试题推荐
DNA分子较RNA分子在化学结构上更为稳定的原因是
A.尿酸B.β-丙氨酸C.β-氨基异丁酸D.胺IMP的分解代谢产物是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其时限是
16岁女孩,左小腿上段肿胀疼痛半年,近1个月来肿胀明显。夜间痛明显。查体:左胫骨上端肿胀严重,压痛明显,浅静脉怒张,扪及一6cm×7cm硬性肿块,固定,边界不清。X线片示左胫骨上段呈虫蚀状溶骨性破坏,骨膜反应明显,可见Codman三角。在住院手术治疗前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胃液分泌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B.动脉硬化性闭塞症C.多发性大动脉炎D.Raynaud综合征主要累及肢端小动脉,且表现为阵发性痉挛的是
A.近端小管B.髓襻降支细段C.髓襻降支粗段D.髓襻升支细段对水分容易通透、对NaCl和尿素不容易通透的肾小管是
(2014年第85题)尿道膜部损伤后血肿最常见的部位是
随机试题
临时高压室内消火栓系统按稳压设施的设置情况,可分为()。
患者,男性,32岁,消瘦,尿频、尿痛、尿不舒服感2年余,曾在小诊所治疗多次,效果不好,无法正常工作,害怕得了性病。检查时发现:下肢水肿,结核杆菌呈弱阳性,肺CT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肾结核。肾结核的治疗方案错误的是
患者,女,20岁。患地方性甲状腺肿,颈部肿大明显,其发病机制是
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阴虚毒热证,应首选()
A.数脉B.迟脉C.弱脉D.弦脉E.紧脉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里虚证的是
用于口含片或可溶性片剂的填充剂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国家规定的政策、标准、规范和程序以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文件,是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即编制设计文件包括()。
数控机床主机包括( )
若某人计划在3年以后得到5000元,年利息率为8%,复利计息,则现在应存入银行()元。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