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9.8m,地下1层,地上16层,首层为转换层(二层楼面设置转换梁),纵横向均有不落地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丙类建筑,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地下一层、首层层高4.5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

admin2018-10-25  15

问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49.8m,地下1层,地上16层,首层为转换层(二层楼面设置转换梁),纵横向均有不落地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丙类建筑,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地下一层、首层层高4.5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0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5。
假定,该结构首层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试问,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置高度和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取下列何项时,才能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选项 A、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10@200
B、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2层楼板顶(7.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12@200
C、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10.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10@200
D、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设至3层楼板顶(10.5m标高);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采用双排12@200

答案D

解析 由《高规》第7.1.4条和第10.2.2条,底部加强部位取至3层楼板顶(10.5m标高)。由《高规》第10.2.19条,首层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为0.3%。双排10@200的配筋率为0.26%<0.3%,不满足要求;双排12@200的配筋率为0.38%>0.3%,满足要求。故选D。
本题为概念题,主要考查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设置高度的判定及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构造要求。
1.抗震设计时,为了保证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后具有足够大的延性,应对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加强抗震措施,从而设置底部加强部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统一规定,以剪力墙高度的1/10与两层层高二者的较大值作为加强部位。对于带有转换层的结构,落地剪力墙是框支层以下最主要的抗侧力构件;框支层上部两层的剪力墙直接与转换构件相连,相当于一般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且其内力变化较大、传力路径复杂,故规范规定取转换层加上其以上两层的高度或房屋总高的1/10二者的较大值作为底部加强区。因此,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0.2.2条,本题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取至3层顶,从而只有答案C和D符合要求。
2.又因为本结构类型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故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0.2.19条,其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通过计算即可排除答案C,确定答案D符合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Qif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