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商鞅变法述评。
商鞅变法述评。
admin
2017-04-05
41
问题
商鞅变法述评。
选项
答案
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孝公先后两次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两次新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内容: (1)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规定宗室贵族凡没有军功的人,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一般百姓,立有军功,也可授爵。军功爵共分二十级,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军功爵制的推行,提高了士兵作战的积极性,加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打击了旧贵族势力,培植了大批军功地主。 (2)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由国家按土地亩数向土地的所有者征收土地税。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努力从事耕作、纺织者,给予奖励,从事工商业者或懒惰者,没收官府为奴。 (4)推行县制,行“连坐之法”。将全国划分为三十个县,县设令、丞,由国君直接任免。把农民编入户籍,五家一伍,十家一什,相互监督,奖励告密,从而加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5)迁都咸阳。将国都由栎阳(今陕西富平)迁至咸阳,以适应向东发展的需要。 (6)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的度量衡,要求全国实行。 (7)制定秦律。参照李悝的《法经》和各国法律,制定了秦国的法律,由政府公布,在全国施行。 (8)焚诗书,禁游学,实行愚民政策。 评价: 由于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措施正确得当,得到国君秦孝公的支持,因此,它成为战国时期最典型、最深刻、最彻底的政治改革。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基本上废除了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所有制;政治上,基本上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又实行奖励耕战的措施。商鞅变法使封建制在秦国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变法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消极影响。商鞅变法还触犯了一些旧贵族的利益。因此,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处死。但新法深人人心,不可动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tH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发表的时间是()。
万历年间,()的获得使得佃农与地主之间只存在单纯的经济强制关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明初,罢中书省,六部的地位上升,上承皇帝之命,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宰相的事权,与六部合称“,七卿”的是()
南明残余政权的先后顺序是()①弘光政权②永历政权③隆武政权④绍武政权
下列对于国联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标志着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与爱国救亡运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大炮将沉睡的中国人震醒,而中国的惨败又被大多数国人视为奇耻大辱。战败后的中国,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社会危机四伏。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清政府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方案。
宇文泰
秦朝时行郡县制,县下有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赋税诉讼,游徼掌治安。此外,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咸阳附近仿照关东诸国宫殿式样营建了许多宫殿,其中最为富丽宏伟的是()。
八王之乱
随机试题
比较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试析两次危机的起因、特征及危机治理的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世界通史真题)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的是()。
康复学科内团队不包括
采集病史时下列最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是若心电图检查示:ST段V1~3弓背向上抬高,且有宽而深的Q波。定位诊断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常发生
处分抵押财产所得,()有优先受偿权。
关于联合体投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减压阀安装使用时,阀的进、出口处一般要伴装( )。
下列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基里巴斯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小国。由于受自然条件的(1),基里巴斯不(2)任何蔬菜,当地人也不吃蔬菜,只吃生鱼虾。刚去时,每天吃鱼虾还觉得(3),没过多久,我就开始(4)。(5)发展到一提起鱼,我就(6)。有一次,我教一位妇女做红烧鱼,有人说她家院子里有几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