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习近平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协调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改革举措,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

admin2017-11-09  23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习近平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协调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改革举措,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2月28日)
材料2
    “获得感”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更加贴近民生、体贴民意,能够精准地概括这一时期人民群众跟随国家发展所得的“收获感”。比如说,人民群众有房住,收入增加,能接受优质教育,能看得起病,养老有保障等,这些都属于“获得感”。拉高百姓“获得感”道出了人民的呼声,切合了群众的要求,把准了社会的脉搏,随着习总书记的指示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也成为了2016年全国两会的“高频词”。回顾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也的的确确有助于拉高民众“获得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16年工作李克强总理就明确强调: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比如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等等,若能实现都将有助于拉高民众“获得感”。
                                                          摘编自新华网(2016年3月18日)
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如何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选项

答案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体说,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zb4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