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教育史上几种课程论的得失。

admin2020-05-04  16

问题 分析教育史上几种课程论的得失。

选项

答案(1)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 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理论是巴格莱的要素主义和赫钦斯的永恒主义。 巴格莱的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应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赫钦斯的永恒主义主张课程应以永恒学科组成,它们是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来说是首要的。课程首先是古典书籍。 (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又可以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的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上;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其特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二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该观点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学科课程有一定的价值,但重在学生将其所学运用于社会,并从社会中有所收获。二是课程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学生对这问题非常敏感,因此课程应该为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3)学习者中心科程理论 主要包括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奈勒的存在主义课程论。 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又称活动课程论。 ①课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它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根据学生所需要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构成学习单元,让学生“从做中学”,引导学生解决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并增广和加深学生已有的兴趣。这一理论的特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②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这一理论重视课程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在促进儿童积极学习上有好的一面,但他们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当前,现代生产的极端复杂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等情况,更日益明显地暴露了这种理论的缺点。 奈勒的存在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是将存在主义哲学应用于教育理论而形成的。它主张教育应以个人的自我完成为目标,帮助个人对自己的命运做出选择和决定。主张把死亡、自由、选择和责任作为教育内容,提倡师生关系的平等。学校教育要反对知识专制,改变以往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局面、把课程的全部重心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中去,全面修正对知识,文学、哲学和艺术,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也要学习人文科学,以防止他们的头脑日渐狭隘,同情心日渐淡薄。存在主义课程论主张教育要为每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人服务,帮助他,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这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带来一些积极的启迪。它重视人文学科,重视道德教育,强调师生“信任”关系的建立,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把教材内容变成自己的思想感情等思想都有相当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过分强调人文学科,忽视理性知识教育,忽视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专业知识、职业训练等,抵制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的教育,势必会把儿童和青少年引向虚无主义、冒险主义和行动主义。一句话,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需要来决定;人文学科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HM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