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关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基本假设,不正确的是( )。
关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基本假设,不正确的是( )。
admin
2019-08-27
57
问题
关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基本假设,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土粒和孔隙水均是不可压缩的
B、土层的固结和土中水的渗流都是竖向的
C、外荷载在固结过程保持恒定,且为一次骤然施加
D、土体变形完全是由土层中孔隙水压力消散引起的
答案
D
解析
根据《岩土应试指南》岩土力学基础内容,应选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LS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5.7.2所示挡土墙高5m,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水平,第①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为:γ1=17kN/m3,φ1=30°,c1=0;h1=2m;第②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为:γ2=19kN/m3,φ2=18°,c2=10kPa,h2=3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某矩形基础受到建筑物传来的轴心压力值1200kN,基础尺寸为4m×2m(图5.3.4),基础埋深1.5m,土的重度γ=17.5kN/m3。试问:基础面外G点下z=2.0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值(kPa)最接近下列()项。
某建筑物柱下基础为正方形基础,在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值下,基底平均压力值为pk=180kPa,其偏心距e=(b为基底宽度)。试问: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其基底最大、最小压力值pkmax(kPa)、pkmin(kPa)最接近下列()项。
某建筑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得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为16.5kN/m3,基础底面宽度为1.5m,埋深1.8m。基底持力层为黏性土,其孔隙比为0.88,液性指数为0.86,重度为18kN/m3。试问:
题目条件同题6.4.6,采用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其外径为500mm,内径为300mm。试问:确定该空心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下列()项。
某建筑柱下桩基承台,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顶标高为一3.640m,桩长16.5m,桩径500mm,桩端进入持力层中砂1.50m。土层参数见图6.4.2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一3.310m。试问:假定桩径变为900mm,其他条件不变,确定单桩竖向
某建筑柱下桩基承台,布置5根沉管灌注桩,如图6.1.3,桩直径d=500mm,承台高h=1000mm,采用C25混凝土(ft=1.27N/mm2)。柱子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承台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值为:轴压力F=2500kN,弯矩M=2
某松散砂土建筑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60kPa,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n=3,桩直径为0.9m,按等边三角形满堂布桩。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满
某高层建筑采用箱形基础,如图5.3.3所示基底尺寸b×l=15m×40m,承受总荷载(含地下室)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的压力值Nk=90×103kN。工程地质分布情况为:第一层为人工填土,厚度h1=0.5m,γ1=17kN/m3;第二层为黏性土,γ2=18.0
按太沙基土体极限平衡理论,黏性土(ψ=0°)的直立边坡的极限高度接近于下列()种高度。
随机试题
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处理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范畴,是具体实施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和方法,一般有()。
学生服从教师,病人服从医生等服从行为,可以用来解释的原因是【】
影响超声造影回声强度的因素是
肺痈成痈期的治法( )。
男,26岁。两小时前突然出现上腹部刀割样疼痛,迅速波及全腹,查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应诊断为
喷锚加固支护的冻结法具有()特点。
第七次咨询:心理咨询师:经过前几次的咨询,我们基本达到了预定的咨询目标,您的情绪、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为您感到高兴。求助者:谢谢您!心理咨询师:接下来我们将要一起进行咨询效果评估,大概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求助者:正
甲于2008年8月17日上午11时,同装卸工乙、丙等3人驾驶解放牌大卡车由某乡向市里送货(该货车核准载重8吨,该批货物重13吨多)。大卡车超速行驶,当开到某乡政府的十字路口时,将前方同方向骑车的丁连人带车撞出20多米,造成丁重伤(后因抢救不及时,在被他人送
[2008年]设A为n阶非零矩阵,E为n阶单位矩阵,若A3=O,则().
Thefollowingparagraphsaregiveninawrongorder.Youarerequiredtoreorganizetheseparagraphsintoacoherentarticleb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