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2年真题)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及特征。
(2012年真题)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及特征。
admin
2017-11-13
41
问题
(2012年真题)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及特征。
选项
答案
行为按其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或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合法行为又可以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三种。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其意思表示,旨在发生、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是当事人有意识地要建立或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并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将内心的意思表达出来,它是合法行为,是表示行为的一种。但表示行为还包括不合法的表示行为,即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有三: (1)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 (2)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3)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
解析
本题考点为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第六章第一节中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是最常见的民事法律事实,即在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诸多原因中,民事法律行为是最主要的一种。这必须引起考生的重视。需要说明的是,本题为2012年真题,在2017年《民法总则》施行以后本题答案应做如下调整:合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三种。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有二:(1)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将设立、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在此提醒考生,《民法总则》改变了《民法通则》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的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Jb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显示,某市人口发病率在前三名的是咽炎、高血压、糖尿病。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咽炎在各个年龄段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不同。该市在未来10年间,老年人人口比例呈明显上升态势。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最为恰当的是:
甲、乙二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绕西湖匀速背向而行,35分钟后甲、乙二人相遇。已知甲绕西湖一圈需要60分钟。则乙绕西湖一圈需要()分钟。
根据上述统计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C图形中锐角的个数依次是2、3、4、5、(6),选项中只有图形C锐角个数是6。
申国古代都城的规划建设,特别注重的是突出皇权至上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体现莫过于历代对于官阙正门的精心设计和建筑布局的巧妙构思。天安门就是这种建筑的典型形式。因此,追溯天安门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古都北京的历史与演变。天安门和北京城的每一处古城垣一样,都在历史的长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包括()。
古人根据月亮变化情况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其中弦是指()。
对于当前的文身现象,四个学生从各自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身体天然完整,文身就是自虐。乙说:文身影响仪容,是低俗身份人的爱好,有身份的人不会文身。丙说:文身费财又费力,何必呢?简简单单不很好吗。丁说:国家应该严格限制文身,应该规
某画家从来不在其作品上标注日期,其作品的时间顺序现在才开始在评论文献中形成轮廓。最近将该画家的一幅自画像的时间定位为1930年一定是错误的,1930年时该画家已经63岁了,然而画中的年轻、黑发的男子显然是画家本人,但却绝不是63岁的男子。上面结论所依据的假
随机试题
首先提出不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的法学家是()
患者,女,29岁。初发糖尿病,准备注射胰岛素治疗。胰岛索每瓶为10ml含胰岛素400单位,现患者需注射胰岛素20单位,应抽吸
患者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晕心悸,舌苔白腻,脉滑。其证候为
建筑物土质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在坡顶的勘察范围应达到坡高的()倍。
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变化,引起了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使新的事故致因理论相继出现。概括地讲,事故致因理论经历的代表性阶段有()。
出口瓦楞包装纸箱造型结构设计的先后设计程序为:设计构想、样品制作、试装试验和图纸绘制。()
对于一个50岁左右已婚客户而言,他的中长期目标不包括( )。
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是()。
最能解释考试时出现暂时遗忘现象的理论是“干扰说”。()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在一次作业检查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愤地要求何某抄写课文十遍。到第三天何某还是未完成,李老师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让他抄写课文一百遍作为处罚。李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妥?A.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