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张某系某研究所工程师,利用研究所条件研究出一项植被迅速成长的技术。研究之初,张某与该研究所约定:研究成果的专利权归张某所有,该研究所可以使用而不需交纳许可费用。后张某辞去工作,双方为该成果归属发生争议,则该专利权归属哪一项是正确的?( )
张某系某研究所工程师,利用研究所条件研究出一项植被迅速成长的技术。研究之初,张某与该研究所约定:研究成果的专利权归张某所有,该研究所可以使用而不需交纳许可费用。后张某辞去工作,双方为该成果归属发生争议,则该专利权归属哪一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17-05-25
83
问题
张某系某研究所工程师,利用研究所条件研究出一项植被迅速成长的技术。研究之初,张某与该研究所约定:研究成果的专利权归张某所有,该研究所可以使用而不需交纳许可费用。后张某辞去工作,双方为该成果归属发生争议,则该专利权归属哪一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张某作为研究开发的人应当享有该成果所有权
B、该技术为职务作品,应归属于研究所
C、该技术由于有另外约定,所以应归属张某
D、该技术由研究所和张某共有
答案
C
解析
《专利法》第6条第3款规定:“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这体现了民事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本题中张某与该研究所有明确约定,故从其约定,C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OS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民法学(本科类)题库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分类
0
民法学(本科类)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下列关于这一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唐律中公罪与私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非法猎杀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应负法律责任。从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关系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一规定,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李某,男,32岁,某单位汽车司机。李某于2002年8月17日上午11时,同装卸工刘某、王某等三人驾驶解放大卡车由某乡向市里送货(该货车核准载重8吨,该批货物约重13吨)。车超速行驶,当开到某乡政府的十字路口时,将前方同方向骑车的季某连人带车撞出20多米,造
关于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
甲给丙人民币10000元,让丙在5天时间内把自己的仇人乙杀死。丙受命后于次日夜潜入乙家,因其家中无人,遂翻箱倒柜盗走乙家中金银首饰价值人民币3000元。在这一案件中,甲的行为()。
甲、乙为逃避房产交易税,假借赠与名义,买卖某处房产。双方商定房价50万元,乙方先行支付5万元,随后双方签订房产赠与协议。协议约定,甲将房产无条件赠与“表弟”乙,赠与协议经公证办理了房产变更登记。同时,双方签订房产买卖协议,约定房价50万元,乙在协议签订后3
我国《物权法》第6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请分析:本条文中“交付”的具体方式。
甲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人民法院在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推定甲的主张成立?①甲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②甲的配偶没有相反证据③甲的配偶拒绝做亲子鉴定
随机试题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享受间接抵免待遇必须符合的条件有()
下列属于共享设备的是()。
我国甲公司与某国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由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彩色电视机500台,我国与该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该合同采用装运港船上交货(FOB)方式,对此合同,下列各项中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向购买方收取的下列款项中,属于价外费用的有()。
判别一项成本是否归属责任中心的原则有()。
为了工作方便,导游不应随便去异性旅游者房间,有事应在门口与客人商量、讨论。()
阐明利率对投资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不同企业投资中的利率弹性差异。
某单位的办公室秘书小马接到领导的指示,要求其提供一份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情况。小马从网上下载了一份未经整理的原稿,按下列要求帮助他对该文档进行排版操作并按指定的文件名进行保存。将文稿中所有的西文空格删除,然后对目录进行更新。
Formanypatients,institutionalcareisthemost_______andbeneficialformofcare.
Comparisonsweredrawnbetweenthedevelopmentoftelevisioninthe20thcenturyandthediffusionofprintinginthe15thand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