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考)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

admin2019-12-10  25

问题 (2017国考)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选项 A、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B、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C、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D、“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答案C

解析 题型判定
由题干中“主要”一词可判断此题为中心理解题,需把握文段中心。
内容精析
首句提出借史传文学《三国演义》的东风,国人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较为熟悉,强调文学性较强的历史描述对传播历史的有益之处。
第二句和第三句强调,“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传文学会给阅读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惑与混乱,以致无法分辨真假虚实。
第四句以“这种‘惑乱’”承接上句,再次强调产生惑乱的原因。
第五句为“固然……但……”的转折句式,转折后引出文段重点,强调文史不可混淆、不可相互取代。
尾句以“一旦……导致+不好的结果”的反证句式再次强调不可“以‘文’代‘史’”。
结构梳理
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惑乱”,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惑乱”。
缩略版:……的不良影响+【但】正确做法+反面加强论证
选项辨析
A、B两项,为转折前非重点内容,主题词有所偏离,文段并非单纯讨论“史传文学”这一话题,而是讨论“文”和“史”的关系。
C项,为转折后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避免落入窠臼”充分体现了对“以‘文’代‘史’”这一做法的否定,当选。
D项,“评价史传文学”为无中生有。
故正确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hE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