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
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
admin
2016-09-06
69
问题
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月22日,张、李二犯携带620克假毒品在昆明市准备贩卖时,被查获。被告人张某明知所贩“毒品”是头痛粉,但对王某、李某说是海洛因。王、李二犯也始终认为帮张贩卖的是真毒品海洛因。
问:张某与李某、王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选项
答案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有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2)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在主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本案认定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本案中被告人张某隐瞒事实真相,用头痛粉冒充海洛因贩卖,骗取他人钱财,其主观上具有诈骗的故意,而非贩毒的故意,因此他只能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李某、王某二人把头痛粉当成海洛因贩卖,有贩毒的故意而无诈骗的故意,因此属贩毒行为。张某与李某、王某虽然有相似的行为,但因为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不成立共同犯罪。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nR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罪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因交通肇事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才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下面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是()。
关于数罪并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构成累犯的是()。
外资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吴某,利用单位为全体职工办理财产保险的机会,为其机动车投保后,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0万元归己所有,吴某的行为构成()。
甲抢劫乙的财物,结果乙是散打队员出身,不仅没有抢成,反而被乙绑在树上。乙把甲当做沙包练习,将甲打得遍体鳞伤。甲连声求饶,但乙不同意,继续殴打。甲轻抬手腕,用袖箭将乙的眼睛刺瞎,关于甲和乙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
甲因出国留学,将自家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来乙因做生意急需钱,便将该幅字画以3万元价格卖给丙。甲回国后,发现自己的字画在丙家中,询问情况后,向法院起诉。下列有关该纠纷的表述中哪
按照共同犯罪是否有组织形式,可以将其分为()。
简述遗嘱的实质要件。
随机试题
已知动点的运动方程为x=2t,y=t2-t,则其轨迹方程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本身具有使用价值,且其价值在于它的使用能产生超额获利能力,一般不作为无形资产入账,自创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当期费用处理,按此确定价值的资产属于()。【2004年真题】
关于联合试运转费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提单份数的表述,正确的有()。
15世纪的意大利商业城市中的证券交易主要是()的买卖。
音乐课上,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带领学生参与演奏、编创等实践活动,并适当运用比较等方式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教师在团队合作中,最好首先做到()。
Mostofusareunawareofourownmanagementstyle,letalonethoseofourcolleagues.26aleadingpsychologist,temperamentpl
A、OnMonday.B、That’sagoodidea.C、Thanksalot.D、Hereyouare.B本题考查对Whydon’t引导的提出建议的特殊疑问句的回答。回答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情况:肯定回答一般用That’s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