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苏武传》中卫律和李陵对苏武劝降的策略有何不同?
《苏武传》中卫律和李陵对苏武劝降的策略有何不同?
admin
2022-12-07
46
问题
《苏武传》中卫律和李陵对苏武劝降的策略有何不同?
选项
答案
(1)卫律使用“威逼”“利诱”的方法:先杀人以“敲山震虎”,又用荣华富贵利诱。苏武义正词严拒绝。 (2)李陵是苏武的好朋友,他用亲身经历,以情动人。说汉帝昏庸,家人枉死,然后自己现身说法。但无论如何,苏武都不为所动,持节不屈。
解析
《苏武传》是三十五篇中记叙文单元很重要的篇目。
(1)题答案可以结合文章细节略作阐释。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
(2)题也要结合文章细节阐释。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的,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定已经投降了匈奴,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yh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语文
普高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某C技术开发公司职工黄某上班后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专业技术培训。公司为其报销了全部培训费50130元。双方还签订了补充劳动协议,其中约定,黄某在培训结束后至少须为公司服务四年;黄某如提前解除合同,按每提前一年,支付25%培训费的标准进行赔偿。黄某在培训结束并工
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构成各种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要素的()
简述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根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2000)一书的分析,全国成年社会成员可以划分为()
被美国社会学家称为“社会调查的支柱”的是()
中国的城镇化应该建立以大城市为领导,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系统,走一条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之上的城镇化道路。这是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中的()
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这种学习策略称为()
下列作者中,不属于桐城派三祖的是()
《春江花月夜》中的写景、抒情、阐发哲理,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意象,这个中心意象是()。
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
随机试题
品牌
心肌的营养供应主要来自下列哪项血液供应
卵巢功能检查不包括:
患儿,男,1岁,住院期间因输液时查对不严,错输了药物,造成重度残疾,此类事故属于
中国土地市场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按照合同的约定,2004年1月1日业主应该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但是却没有支付。2004年7月1日至8月1日之间,当地发生了特大洪水,导致承包商不能行使请求权。2004年12月1日,承包商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业主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辩护与代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是( )
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又称一线通)接入因特网的优点是上网通话两不误,它的英文缩写是
A、SouthAfricanstargrass.B、Pinepollen.C、Ryepollen.D、Seakalepollen.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