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 某项目部负责某本地网直埋光缆线路环网工程的施工,合同规定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承包,工程的路由报建工作已由建设单位完成,工程定于4月15日开工,工期37天。工程包括三个中继段,A中继段长50km,B中继段长60km,C中继段长70km,三个中继
背景 某项目部负责某本地网直埋光缆线路环网工程的施工,合同规定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承包,工程的路由报建工作已由建设单位完成,工程定于4月15日开工,工期37天。工程包括三个中继段,A中继段长50km,B中继段长60km,C中继段长70km,三个中继
admin
2018-04-08
70
问题
背景
某项目部负责某本地网直埋光缆线路环网工程的施工,合同规定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承包,工程的路由报建工作已由建设单位完成,工程定于4月15日开工,工期37天。工程包括三个中继段,A中继段长50km,B中继段长60km,C中继段长70km,三个中继段首尾相连构成一个环形网结构。
项目部将三个中继段均分为两个作业组进行流水作业;每个中继段的作业组中,l组负责挖沟及障碍处理,2组负责放缆、回填及标石的埋设,各组的日进度均为2km;三个中继段的路由复测工作分别由TA、TB、TC三个作业组完成。光缆盘长为标准盘长2km。由于施工单位只能为项目部配备一套测试仪表及一台熔接设备,因此项目部安排三个中继段的接续测试工作均由D组负责完成。各中继段的竣工资料整理工作包含在施工过程中完成,不再单独安排时间编制。各组的工作量、完成时间以及需完成的工作见下表。
问题
影响本工程进度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选项
答案
影响本工程进度的可能因素有外部因素和施工单位的内部影响因素。 ①外部因素有:建设单位的配套机房未建好;材料不能按时到货或到货材料有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得不到急需的建设资金;建设单位不能及时提供满足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政府的重要会议、大型活动、重要节假日禁止施工;交通不便;当地居民阻止施工等。 ②施工单位的内部影响因素有:对突发情况应对不力;为工程配备的熔接设备和仪表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投入的技术力量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如光缆接续人员技术不熟,生手太多;施工过程中,因质量问题造成大量返工;施工现场资金紧缺;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84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项目部对承建的两个5万t级泊位重力式沉箱顺岸式结构码头施工中,对抛石基床进行了夯实处理。问题:质量上如何控制?
某海港拟建两个5万t级泊位重力式沉箱顺岸式结构码头,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该项目,并组建了项目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问题: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报送的程序如何?
船舶防台锚地的选择应考虑()因素。
水下深层水泥拌合体的强度标准值对应的龄期宜取90d或()d,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工程进度计划完成情况常用的统计方法有()。
航道疏浚工程吹填区内的钻孔深度应根据()等因素确定。
水工建筑物表层垂直位移观测点应结合工程特点布设在下列位置:();不同结构分界处;不同基础或地基交结处。
【背景资料】某港区集装箱道路堆场工程,包括堆场工程、道路工程,供电照明通信管道工程和给排水工程,其中堆场工程包括重箱堆场1个、空箱堆场1个和冷藏箱堆场1个,道路堆场总面积75万m2。道路和空箱堆场均采用抗折强度5.0MPa的混凝土面层,重箱堆场、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以航班信息为主,对涉及机场生产指挥和地面服务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使航站楼各项事务管理的信息()。
()光纤适用于通信网和其他通信设备,既能用于新的陆上网络,又可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它特别适用于DWDM系统的传输。
随机试题
某区税务稽查大队公务员李某因参与聚众赌博被区公安分局处以7日拘留,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李某的拘留行为属于()
患者,女,49岁。咳嗽,咳黄脓痰,伴发热4天。胸片: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血常规:WBC21×109/L,CRP35.27mg/L。血气分析:pH7.30,PaCO266mmHg,PaO250mmHg,AB24mmol/L,SB24mmol/L,BE1mmo
“战略管理”一词最早由()在1972年提出。
某企业与海外公司2011年签订一份金顿为500万芙元的采购合同,并按合同金额的0.3‰缴纳了印花税。2011年修改该舍同,将金额增加为661万美元,修改凭证当日的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6.88,当月1日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6.9,剥该企业2011年应缴纳的印
讲一件你做得不太成功的事。
读下面北半球、南半球和全球月均温冰雪覆盖面积对应值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当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与欧洲面积相当时()。
0,9,26,65,(),217。
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乐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
将文件夹下MUNLO文件夹中的文件KUB.DOC删除。
Questions27-30Foreachquestion,onlyONEofthechoicesiscorrect.Writethecorrespondingletterintheappropriateboxo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