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的审理程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试卷二第36题)
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的审理程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试卷二第36题)
admin
2016-07-01
83
问题
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的审理程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试卷二第36题)
选项
A、对一审法院作出的限制减刑的判决,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可以独立提起上诉
B、高级法院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
C、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认为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重新审判
D、最高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认为对部分被告人应当适用死刑缓期执行的,如符合《刑法》限制减刑规定,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重新审判
答案
B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被告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限制减刑判决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因此,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限制减刑判决不服的,无独立的上诉权,只能在被告人同意的前提下方可提起上诉,选项A错误。
同法第3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判决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因此,选项B正确。
同法第6条第1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认为对被告人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因此,选项C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正确处理方式是“应当”而非“可以”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重新审判,C项错误。
同法第6条第2款规定:“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对其中部分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因此,选项D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正确处理方式应当是“决定对被告人限制减刑”而非“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重新审判”,D项错误,不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88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行政案件中,发现甲部、乙部2001年联合制定的规章与丙部2003年制定的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两部规章所规定事项均在各部职权范围内,且与上位法不抵触。就法院一般应如何选择适用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关于已设定的行政许可的评价,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下列有关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属于《行政强制法》所确立的实施行政强制基本原则的有:()
行政效率原则是通过下列哪项(些)制度保障的?()
某市禁止养狗,但市民甲的邻居乙不顾禁令养了一只狗,狗经常咬伤路人。甲对此提心吊胆,于是请求公安局处理此事,但公安局置之不理。甲对公安局的不作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甲依法上诉,二审法院撤销一审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发回重审。在重审过程中,由于审
以下有关申请撤诉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高效便民原则要求的有:()
D县公安机关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卞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的审查。下列选项哪个是D县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
随机试题
试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受其影响。
患几,男,6岁,7天前两侧腮部肿胀疼痛,现腮部肿消,一侧睾丸肿胀疼痛,舌红苔黄,脉数。治疗首选方剂是()
患者李某,男性,40岁,建筑工人,工作中不慎从高处坠落,不省人事被送入医院抢救,医生虽进行积极地抢救,但一周后,病情未好转又继发感染性中毒性休克,继而循环和肾功能衰竭,难以康复,当家属和单位得知病人消息后,出现了两种状态: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和抢救,而单位要求
经营成本的构成不包括()。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企业2015年年末普通股为120万股,每股10元,没有负债。由于产品市场行情看好,准备扩大经营规模,预计2016年的息税前利润为24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计划发行新股30万股(每股10元),发行债券250万元(债券年利率为8%),则下年的
合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列有关该类企业组织机构的表述中,符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下述四组物品中,不准进入机场和带上飞机的是()。
古代陵寝建筑布局中建造门阙的作用为()
Excel工作表D列保存了18位身份证号码信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需将身份证信息的第9到12位用“*”表示,以D2单元格为例,最优的操作方法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