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给孩子们上科学活动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马老师安排幼儿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一会儿,一位小朋友大喊:“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其他人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幼儿说:“这是只公的。”

admin2022-06-29  26

问题 马老师给孩子们上科学活动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马老师安排幼儿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记录。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一会儿,一位小朋友大喊:“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其他人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幼儿说:“这是只公的。”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老师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得高。”他自信地说。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马老师及时表扬道:“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一位幼儿跑过来告状:“小字把蚂蚱踩死了。”马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几个小朋友正在气呼呼地责备小字。马老师说:“蚂蚱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生命。老师有一个提议,我们挖一个坑,把它安葬了吧!”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同学们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学会了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这比多少遍说教都来得有效!
问题:试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马老师的教学行为。

选项

答案材料中马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践行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值得借鉴学习。 (1)幼儿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幼儿。 ①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幼儿的发展潜能极大,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倡导对幼儿进行形成性评价。马老师表扬幼儿是个小生物学家正是发现了幼儿巨大的发展潜能。 ②幼儿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幼儿的各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是完整和谐地发展的。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马老师不仅注重科学领域的教育还教导幼儿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幼儿在受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对教师完全盲从,而是具有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马老师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生命,鼓励幼儿自己探索发现,能够以幼儿的发现为基础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总之,材料中马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做到了尊重赞赏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以幼儿为主体,值得大家学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9lv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