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
admin
2012-02-01
109
问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孟子.滕文公上》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制度?
(2)简要评价一下这个制度。
选项
答案
(1)由“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1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 (2)井田制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井田制最初来源于氏族社会末期到国家产生之初的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度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由氏族社会公有土地演变来的,保留着公有的名义,实质变成贵族剥削农业劳动者的一种方式。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公田上的收获全部交给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分份的,并跟着份地的变动而迁居,即所谓的“三年一换土易居”。说明劳动者时私田只有。占有权、使用权,私田和公田一样为国家所有。劳动者占有、使用公田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 概括她说,井田制的实质就是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由于生产力低下,成员需要共耕公田,耕种私田时也要经常协作,产品也要互相调剂,这也就是井田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家庭独立,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强,井田制的消亡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秦汉以下,许多政治家为了解决贫富悬殊带来的社会矛盾,往往乞灵于“复井田”,不少王朝的土地制度也的确受到了井田制的若干影响。然而,真正的井田制最终仍只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也就是井田制。考生需要从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得出这是井田制的特征,也是解题的前提,不然只有文不达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BU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国际储备不仅关系到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而且会影响界物价水甲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外汇主要以持有美元资产的形式存在。请简要论述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原则。
下列有关货币互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西汉初年代表黄老政治思想的著作,是陆贾的()。认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
“橡皮决议案”
华夫脱运动
索姆河战役
《洛迦诺公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伯伦认为《公约》“标志着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真正的分界线。”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中国史书中被称为“白衣大食”和“黑衣大食”的阿拉伯王朝分别是()。
布哈林
艾森豪威尔主义
随机试题
请补充main函数,该函数的功能是:求n!例如7!=5040。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main函数的横线上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表达式或语句。试题程序:#inc
一位顾客在一家大的汽配商店选购某种配件时,提出:你们的价格为什么比某批发市场的同类产品高出一倍多?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营业员,应有礼貌地说明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请举例说明移动商务可应用于哪些方面。(至少5种)
进展期胃癌引起胃窦狭窄、壁僵硬、黏膜皱襞固定,X线分型应属于
胎漏血热证的中医治法是
A.皮样囊肿B.黏液性囊腺瘤C.浆液性囊腺瘤D.纤维瘤E.库肯勃瘤梅格斯征
下列有关比较分析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ETF的说法,错误的是()。
市场经济条件不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顾某外出经商多年下落不明,其妻钱某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顾某宣告死亡之日为2005年3月16日。由于顾某无遗嘱,其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钱某继承的遗产中包括一台价值4180元的电冰箱。2006年1月16日,钱某与李某结婚。2006年2月,顾某突然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