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张某驾驶一辆货车,在停车过程中,有一名小孩上车玩耍(张某不知),后张某再次行车时听到车后面有哭声,但是没有在意,后经过一段颠簸的路途时,将小孩甩出车厢外摔死,张某对小孩死亡的心态是什么:
张某驾驶一辆货车,在停车过程中,有一名小孩上车玩耍(张某不知),后张某再次行车时听到车后面有哭声,但是没有在意,后经过一段颠簸的路途时,将小孩甩出车厢外摔死,张某对小孩死亡的心态是什么:
admin
2014-10-17
30
问题
张某驾驶一辆货车,在停车过程中,有一名小孩上车玩耍(张某不知),后张某再次行车时听到车后面有哭声,但是没有在意,后经过一段颠簸的路途时,将小孩甩出车厢外摔死,张某对小孩死亡的心态是什么:
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认识到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的罪过形态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应该认识到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结果而未认识到,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本案中张某应该认识到可能存在某种危险,而没有认识到,其心态是疏忽的,大意的。故本案应选C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DV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毒品转让几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某公安派出所所长苟某,乘中国民航飞机外出执行任务,将一支“六四”式手枪和50发子弹及警用匕首两把放入公文包中,委托熟人避开机场安全检查带上飞机。在飞行中苟某与邻座的杜某在闲聊中因观点不合发生激烈争吵,继而互相扭打,苟某恼羞成怒,掏出包中手枪,顶住杜某脑门说
上海某区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被告人丁某(彝族)提出自己听不懂普通话,要求翻译。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孙某过失致人死亡一案,人民法院于2006年9月12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孙某有期徒刑2年。孙某在2006年9月15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同日;人民检察院也提起抗诉。9月25日,检察院申请撤回抗诉,次日孙某也申请撤回上诉,则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下列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被指控和他人一同犯有抢劫罪,开庭时,本案的其他被告人都委托了辩护人,只有甲因家境贫困没有委托辩护人,据此法院为其指定了辩护人乙,但指定后甲表示乙年老体衰,不能够有效的帮助自己辩护,主张自行辩护,则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甲男明知乙由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对甲的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下列哪些情形下,法院对已经逮捕的被告人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上诉不加刑”的原则。请判断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的处理中违反了“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有:
《刑法修正案(六)》(2006年6月)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随机试题
A.清热润燥,养肺牛津B.清热解毒,利尿通淋C.滋阴补肾,理气通络D.滋阴润肺,止咳化痰肺热津伤之痿证,其治法为()
护理人员在未取得执业证书期间可以独立做的临床护理工作是
与传导下肢本体感觉相关的结构是
关于FIDIC合同条件中“工程师”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基础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有( )。
H.S编码制度将国际贸易商品分类后,则基本上按( )设章。
()拥有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
音乐主题的构思有主题的情感定位、风格定位、结构定位、语气与气势定位四种。
麦肯锡公司从1980年开始就把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作为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公司内营造了一种平等竞争、激发智慧的氛围。在成功地战胜最初来自公司内部的抵制后,一个新的核心理念终于在公司扎下根来,这就是: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必须成为公司的中心任务;知识
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