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房屋建筑结构构件持久设计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可靠指标,宜根据其可逆程度取为( )。
房屋建筑结构构件持久设计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可靠指标,宜根据其可逆程度取为( )。
admin
2019-08-27
46
问题
房屋建筑结构构件持久设计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可靠指标,宜根据其可逆程度取为( )。
选项
A、0~1.0
B、0~1.5
C、0~2.7
D、0~3.2
答案
B
解析
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A.1.5条,应选B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ES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生活污水,流量120m3/h,悬浮物浓度250mg/L。现欲设计能将悬浮物去除70%的平流式沉淀池。已知静置实验数据为:去除率70%时沉淀时间为1小时,该沉淀效果的颗粒速度u0=1.8m/kg/m3。试计算沉淀池的面积()。
取直径为50mm、长度为70mm的标准岩石试件,进行径向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的极限荷载为4000N,破坏瞬间加荷点未发生贯入现象。试分析判断该岩石的坚硬程度属于下列哪个选项?()[2009年真题]
某建筑地基处理采用3:7灰土垫层换填,该3:7灰土击实试验结果如表1一2所示。采用环刀法对刚施工完毕的第一层灰土进行施工质量检验,测得试样的湿密度为1.78g/cm3,含水率为19.3%,其压实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2010年真题]
某洞段围岩,由厚层砂岩组成,围岩总评分T为80。岩石的饱和和单轴抗压强度Rb为55MPa,围岩的最大主应力σm为9MPa。岩体的纵波速度为3000m/s,岩石的纵波速度为4000m/s。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该洞段
某柱下桩基(γ0=1)如图4—21所示,柱宽hc=0.6m,承台有效高度h0=1.0m,冲跨比λ=0.7,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lMPa,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75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验算柱冲切
某桩基工程的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及地层分布如图4一16所示,作用于桩端平面处的有效附加应力为400kPa,其中心点的附加压力曲线如图4一16(b)所示(假定为直线分布),沉降经验系数ψ=1.0,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至基岩面,请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某丙级建筑物扩底抗拔灌注桩桩径d=1.0m,桩长12m,扩底直径D=1.8m,扩底段高度hc=1.2m,桩周土性参数如图4一15所示,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按非整体破坏,计算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其值最接近()k
沉井靠自重下沉,若不考虑浮力及刃脚反力作用,则下沉系数K=Q/T,式中Q为沉井自重,T为沉井与土间的摩阻力,(假设T=πD(H一2.5)f),某工程地质剖面及设计沉井尺寸如图4—12所示,沉井外径D=20m,下沉深度为16.5m,井身混凝土体积为977m3
某软土地基上多层建筑,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筏板平面尺寸为35m×10m,承台底设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共计102根,桩截面尺寸为200mm×200mm,间距2m,桩长15m,正三角形布置,地层分布及土层参数如图4一1所示,试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6层普通住宅砌体结构无地下室,平面尺寸为9×24m,季节冻土设计冻深0.5m,地下水埋深7.0m,布孔均匀,孔距10.0m,相邻钻孔间基岩面起伏可达7.0m,基岩浅的代表性钻孔资料是:0~3.0m中密中砂,3.0一5.5m为硬塑黏土,以下为薄层泥质灰岩;基
随机试题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哪些药物可用于诱发排卵
颈椎椎间盘CT扫描的层厚、层距通常为
患者,男,80岁。常年咳嗽,以干咳为主,咳声短促,痰少色白,偶有血丝,伴颧红,盗汗,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该患者治疗时,宜首选
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只猎豹锁定了距离自己200米远的一只羚羊,以108千米/小时的速度发起进攻,2秒钟后,羚羊意识到危险,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快速逃命。问猎豹捕捉到羚羊时,羚羊跑了多少路程?()
(2007年试题,一)如图1一3—4,连续函数y=f(x)在区间[一3,一2],[2,3]上的图形分别是直径为1的上、下半圆周,在区间[一2,0],[0,2]的图形分别是直径为2的上、下半圆周,设则下列结沦正确的是()。
Object-oriented analysis(OOA)is a semiformal specification technique for the object-oriented paradigm.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B1】【B10】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