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关于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理解。(人大2012年研)
简述关于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理解。(人大2012年研)
admin
2019-07-04
47
问题
简述关于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理解。(人大2012年研)
选项
答案
1960年,美国学者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像保护受众的三道防线,从外到内环绕受众,抵御负面信息。 (1)选择性接触,又称选择性注意,是指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活动之际,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和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与自己的既有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或内容,而有意无意地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倾向相左的媒介或内容。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受众既有立场和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们的改变。这个概念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最早提出。 (2)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总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选择性理解是选择性定律的重心所在,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处理主要体现在选择性理解上。信息中含有的意义不是由传播者硬塞到受众手中的,而是由受众根据主观意愿自己从中发现的。即在对信息如何理解上,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传播者手中。 (3)选择性记忆,是受众在处理信息之际的选择性倾向之一,即受众在接触信息后,保留在记忆中的往往是那些与自己的既有兴趣、需求、立场、态度或观点一致或接近的内容,选择性记忆的倾向,在实验心理学中也得到了证明,它与选择性接触、选择性认知一样,都是制约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T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哪个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
中国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种植与使用桐油了。
“小王学习特别勤奋,想毕业后报考研究生。”是目的复句。()
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作(),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作()。
为什么感情越激动越说不出话来?请用语言学观点去解释。(复旦大学考研试题)
请说说讲话时的伴随动作对交际有何意义?体态有哪些方面的体现?举例说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言有何不同。(清华大学考研试题)
任何一种符号都包括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
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特定的情景为内容的记忆是______。
乔治.桑的代表作_______是一部音乐小说。
狂飙突进运动
随机试题
抗菌药联合用药的优点。
狂犬病临床表现有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51题)
[2013年第44题]关于抹灰工程的底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总监理工程师是指由()任命并派驻施工现场进行工程监理的总负责人。
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 )为宜。
华北地区最大的货运中心是(),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
4,3/2,20/27,7/16,36/125,()
BritishhopesofagoldmedalintheOlympicGamessuffered______yesterday,whenHunterfailedtoqualifyduringtheprelimin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