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4.作答时必须使用黑

admin2014-04-02  23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4.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2013年7月31日,儋州市木棠镇铁匠村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15名基层代表与省领导面对面交流,提意见,挑毛病。在环卫岗位上工作了25年的郑玉娟提出,每年夏天,儋州环卫工人都要在高温下清扫街道、清运垃圾,却享受不到高温补贴。尽管今年儋州开始尝试为环卫工人发放高温补贴,但受资金所限,只有几十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可享受到。
    郑玉娟所在的儋州市环卫局第四环卫队有240多人,只有她和另外一人可以领取高温补贴,而全市还有859位环卫工人享受不到。郑玉娟说,有的环卫工人每天从清晨4点半开始工作,持续至中午12点,晚上还要继续从7点半工作到10点;还有的人上午和下午连续作业,第二天再轮岗。每年4月至10月,环卫工人们不得不忍受高温作业。
    对郑玉娟提出的意见,海南省领导当场表示:“当前能做到的就尽快做到,创造条件能解决的就尽量创造条件。”日前,儋州市政府作出决定,从今年开始,把给环卫工人发放高温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每位环卫工人可领到300元/月的高温补贴。
    2.从2013年8月12日开始,广州市总工会对全广州在露天、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建筑工人、道路养护工人、造船工人及环卫工展开慰问,发放清凉饮料,黄陂站施工工地就是第一站。在慰问的同时,市总工会也对各个用人单位发放高温津贴的情况进行检查。
    记者在现场看到,地铁施工的作业岗位都是露天岗位。负责测量工作的罗师傅告诉记者,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6点,其中中午12点时到下午2点是午休时间,在特别热的日子里还可以调整工作时间,下午3点以后再开工。在工地上,工人们可以免费领取饮用水、凉茶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
    据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每年6月至10月,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或者不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到33℃以下的(不含33℃),即为高温作业,应发高温津贴和提供清凉饮料,两者缺一不可,互相不可充抵。若用人单位拒发高温津贴,市总工会强调,一旦发现将督促企业予以发放。如果企业拒不发放,按规定对企业予以处罚,最高可罚款一万元。
    3.2013年9月1日起,十堰将执行新版最低工资标准。连日来,有市民向本报热线打来电话,表示对新政有一些细则不太了解。对此,记者特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对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张女士:“最低工资”是否包含高温津贴、夜班补助等其他福利?
    答:十堰最低工资标准可包含劳动者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对劳动者包吃住,属于用人单位给予职丁的福利,不能计算在内,更不能因此使支付的货币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4.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外勤人员长期在室外作业,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黄村街劳监中队近期走访辖内多家企业,主要帮助企业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督促企业按时发放高温津贴。
    在走访辖区内企业时,某工业园保安员杨先生向劳监中队投诉,公司未足额发放高温津贴,员工权益受损。随后劳监中队组织该公司与杨先生进行现场调解。该公司人事部莫经理向劳监中队递交相关资料,并向杨先生解释,工业园保安员工作场所是室外室内相结合,公司因此每月给保安员发放50元高温津贴。但经劳监中队的调解,公司愿意结合实际情况上调保安员高温津贴至75元/月。杨先生对此结果表示满意。
    5.2013年8月初连续高温后,郑州市人社局发布提醒,高温作业者如领不到“高温津贴”,可拨打12333举报。而郑州市人社局劳动监察部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高温津贴政策实施几年来,他们从未接到过劳动者对于此事的投诉。
    记者拨打12333问询,对于高温津贴的投诉,一位接线员称“很少,大概一个星期才接到一个投诉”。郑州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处朱处长告诉记者,8月初,他们曾到多个工地检查,发现多数用人单位采取了错开高温时段工作等措施,很少有单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不过,他们今夏还没有处罚过一家,“一般是对用人单位进行宣传教育,责令整改,要求落实高温津贴”。该局劳动监察处另一位负责人也说:“对高温津贴发放的监管,目前仍处于‘宏观上说说,加强宣传’的层面。”
    2007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2012年6月29日,上述四部门又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高温津贴发放做出规定。对于上述规定的法律效力,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主任李煦燕说,性质上属于部门规章,而规章在法律体系中处于最低的位阶,强制力较弱。她建议:“如果《办法》所规定的内容能够上升到国务院条例,或者在条件成熟时被《劳动法》中的‘劳动保护’部分吸收,其影响力、执行力和法律效力将大大加强。”
    6.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烈日当空,路面无遮无挡,记者看到一位快递员,晒得黝黑,脸上、脖子上、手臂上,布满了汗珠,T恤背后湿了一片。他的车刚停稳,车把上挂着的饮用水,被咕咚咕咚灌下去大半瓶。
    这位快递员说:每天送件约八九十份,跑将近20个小区和商务楼。虽然干快递好多年了,但不知道夏天还有高温补贴。
    快递员:什么叫高温补贴啊?公司管吃管住然后管喝酒,夏天都可以报,可以报四五个月吧。
    对于这样的公司福利,很多人都表示没有收到,或者即使有也微乎其微。
    市民A:几十块钱。
    市民B:我也不清楚,我也没有啊,我听他们老员工说他们都没有,我们这是被个人承包的,都没有,别的正规的应该有吧。
    市民C:电工嘛,换些嫁接线之类的,一般就发一个月,就发300、500就完了,按说也应该发一点防暑降温的东西,药物之类的。
    不过也有一些知足常乐的公司人,对高温费表示还算满意。
    市民D:300块钱左右,给到9月份吧,现金发到工资里。快递这个行业本身就是按快件统计的,别的公司也是一样都是按计件算我们挣的收入的,反正我认为300块钱也不少了,还行吧。
    而一位快递行业公司经理说,自己的企业为了这个高温费,还是投人了很大的成本。每月200元的高温费,看起来不多,可对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一家排名靠前的快递公司高管给记者算了笔账:公司在全国有12万名快递员,每人每月发200元,那么4个月就是将近一亿元。快递业利润本来就薄,一个亿出去,企业压力陡然增加。
    高管:我们一般是三个月,每天补20块钱,大概600块钱左右,现金比较多一点。另外防暑降温的东西可以会配一些清凉油或者其他的东西的。像我们现在是100多个员工,高的3至6倍,少的大概在4倍左右吧,就是平均大概在3万多块钱,政府是没有强制的,完全是自愿的。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高温补贴有法律依据,落实高温费和加班费一样,属于劳动保护,应该要有硬性规定,而且适宜由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苏海南: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首先职工是应该参与,有知情权,通过职代会、工会等对于这个事情作出相关规定。现在缺的是工会组织,还没有把这些工作在企业里面开展起来,依据这样的基本法律规定,像36℃以上的高温出去工作,劳动者除了工资以外还应该得到什么补贴保障的问题,就应该由工会组织劳改者和企业方去协商,最后制定相关制度,或者把它纳入到具体合同里面。这样确定下来,每个企业才能把这个事抓落实。
    7.虽已入秋,但银川的天气依然炎热。日前,记者采访了建筑工人、快递员、环卫工人等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发现真正拿到“高温津贴”的没有几个,但也有单位以发放降暑产品、避开高温作业等方式为员工们谋求“福利”。
    “今年的天气比往年热,工作时全身都是汗,衣服经常湿透。”负责新华西街清扫工作的一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他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他们工作时休息时间很少,清扫垃圾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一小会儿又接着干。
    谈及高温津贴,这名环卫工人说:“去年高温期间,单位给他们发了四箱饮料,今年截至现在发了不到10瓶饮料……”
    “天凉时,一天才喝两三瓶凉白开水;像最近这么热的天,一天至少要喝十瓶凉开水呢!”8月17日,在宁安大街一家建筑工地忙碌的马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是上一天班才有一天的工资,高温津贴更像是奢侈品。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我市建筑工地的工人大多来自外地,工资也多按天结算,或是将工资一揽子打包,没有明确工资与补贴之间的界限。有些正规的建筑公司会给工人发放高温津贴。像马师傅从事建筑行业多年,最好的待遇就是会发放一些饮用水、凉茶和防暑药等。
    杨师傅是一家餐饮店的厨师,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刚从厨房出来,额头上满是汗珠。在杨师傅看来,厨房空间小排风不好,每天工作完都是汗流浃背的。但说到高温津贴,杨师傅颇有些善解人意,“给个体经营者做事,实施起来比较难”,不过他也坦言自己的收入不错,所以不会去刻意要求。
    从事餐饮行业近六年的小王也表示,一个厨师要面对着两三口喷着火苗的大锅,汗流满面是常态。不过,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没想过因天气炎热而向老板要高温补贴,只期望有一天能在工作环境好一点的餐馆上班。
    投递员小李,则是每天早上8点开始整理包裹,经常顶着烈日送快递。“想要高温津贴,老板不发,你有啥办法。和那一点高温津贴相比,还是每个月都能拿到手的工资重要。”
    另一家快递公司的张师傅干投递员已经快三年了,“听说过有些单位的高温津贴、防暑费一发就是好几百元,可是我们什么也没有。”
    相比之下,在市区一些街道维修道路的市政人员的情况稍好。在民族南街施工的一位市政人员表示:“高温补贴我们每年都有,每年都会打到工资卡里。不过由于最近没查看过工资卡,所以今年发没发还不知道呢。”不过按照经验来看,他认为今年的高温补贴也会按时发放的。
    虽说很多人未领到高温津贴,但记者从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支队得知,政策实施几年来,他们从未接到过劳动者对于此事的投诉。
    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支队副队长沈勇告诉记者,虽然监察部门并未开展关于高温津贴的专项检查,但是从今年日常的检查发现,除了少数国企建筑公司对工人发放高温津贴外,多数工地都是采取了错开高温时段工作等措施。
    沈勇表示,执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取证难,一方面是操作性差,规定35℃以上高温天气发放高温津贴,但这个温度是以气象部门发布为准,还是以实测为准?”同时,执行难最关键的原因是,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对高温津贴的规定,目前宁夏依据的只是2010年发布的《关于全区高温津贴发放标准的通知》,强制性较低,“即便查处,没有高温津贴的企业,我们也只能让其限期整改,没有具体的处罚方式。这导致在处理一些用人单位时,底气并不足”。
    8.“晚上睡觉的时候连个风扇也没有”
    在郑州森林公园旁边的立交桥建设工地上,记者一提“高温津贴”4个字,一名工人便用手将安全帽拨了下,遮住脸悄悄说:“嘘,领导不让说,我们哪会有什么补贴啊……晚上睡觉的时候连个风扇也没有。”
    有的每月50元津贴,有的用白糖、绿豆、鸡蛋代替
    在经一路与林科路交叉口附近,环卫丁郭先生在树荫下休息,他告诉记者,公司没有发高温津贴,但发了5斤白糖、5斤绿豆和8斤鸡蛋票,“我觉得还行,挺实惠的!”
    另据记者了解,白糖、绿豆是郑州不少环卫公司都会发放的降暑物品,在二七区、惠济区,环卫工还能领到每月50元的高温津贴。
    每月100元高温津贴,“这待遇不错了!”
    在文化路与农业路交叉口,送货员毛先生的电动车上,货品堆了很高,身穿公司制服,脖子上还挂着一条毛巾,不时擦着汗。他今年30多岁,做送货员半年多,每天在户外送货的时间达八九个小时。
    不过,让毛先生欣慰的是,公司给每位送货员每月100元的高温津贴。“这待遇不错了,有的小快递公司,一分钱津贴都没有!”
    “公司小,只关注你的销售目标”
    在360国贸广场,一名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正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不时向行人推销产品。擦着汗,22岁的张先生对记者说:“一天下来晒五六个小时吧。”说话间,他的眼神继续寻找下一位潜在的消费者。
    当被问及高温津贴时,张先生笑了笑说:“我们公司一般不关注这个问题,因为公司规模小,他们只会关注你们的销售目标达成没。”
    9.2013年入夏以来,各地持续高温,一线作业工人相继被曝出中暑致死事件。调查发现,高强度劳作和超高温工作环境正在威胁一线工人生命安全。防暑降温难题为何难以彻底解决?高温下工人生命安全何以得到根本保障?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尽管社会保障部门对一线工人高温防暑表示高度重视,并在防暑降温上做出相应部署,但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工人处在“水深火热”中,并没得到相应保障。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补贴发放“冷热不均”、露天作业换班难、防暑食品用品替代高温津贴等问题。调查发现,对于不少一线工人来说,35℃以上停止户外露天作业,获取高温津贴仍较困难。有工人对记者抱怨:“听说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人都有高温补贴,我们顶着太阳干活的却享受不到,不公平。”
    这其中,马路上作业的环卫工,头顶烈日的建筑工,高温车间忙碌的检修工首当其冲。与能否享受高温补贴相比,那些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员更担心送货不及时遭顾客投诉。有调查显示,一线工人从事的工作多属提供基础性服务、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即使遇到高温等恶劣天气,也很难随便终止工作或任意削减工时。针对一线工人高温防护问题,国家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加以重视。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高温天气一线工人的防暑降温和津贴补助方面,从规定设计到执行落实,再到监管和问责,以及后期惩罚和维权等全链条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目前,条例缺乏可操作性,违法成本偏低,监管明显不足,维权成本偏高等问题正严重阻碍着一线工人高温补助和防暑降温保障措施的落实。
    据了解,目前,国家将高温作业分为4级。分级标准有两方面,一是根据气温,一是根据作业时间。时间越长说明员工岗位作业标准越高。1级是最低级,4级为最高级。不同级别相应有不同防护保健标准。也就是说,在不同高温作业条件下,要有相对应劳动防护措施保障。主要包括高温作业的综合保障措施、保健措施及管理性措施三方面。
    专家建议,劳动监察部门应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转变执法观念,由劳动者投诉为主的被动执法方式转变为主动监察、主动帮助维权。相关政府部门和工会组织应经常深入企业、工地、厂矿等地方,主动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江松指出,不管工人与用人单位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劳务关系真实存在,工人就应受到相应帮助。这是法律赋予工人的合法权益。公益律师李晓均认为,相关法律条文还需做出更加具体和细致的调整。同时,法律条文调整后,在贯彻执行上仍需及时有力,并监管到位。
    针对一些建筑公司为了规避责任、降低成本,没有给员工提供高温保障措施的问题,相关法律人士建议,政府应加强监督惩处力度。这其中单靠某个部门显然很难完成,统筹规划与各部门配合都很关键。上述业内人士认为,高温劳动保护不仅靠法律,还涉及卫生、气象等多个部门,需相关主管部门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职责界限,加强联动,形成合力,才能保证高温作业保护措施的高效合理落实。
    10.记者梳理发现,从“工作冲前头、工资拿零头,同工不同酬"到“回家看看虽入法,父母仍难盼儿归”,近年来一些法规虽初衷良好,但却因操作困难、脱离实际、执行不力等原因而成为“僵尸条文”。专家建议,要摒弃过往“快比慢好”“全比缺好”“多比少好"的观念,立法前进行充分细致的调研,客观评估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早在1960年就公布了《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2012年四部门出台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然而防暑降温措施实行53年以来,始终缺乏具体的执行措施和处罚细则,各级政府的防暑降温规定在基层执行力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无人理会。全国政协委员、律师朱征夫说,有的法律法规比较抽象,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执法主体也不清晰,让人觉得没必要遵守,不遵守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另外,一些法规涉及多头管理、联合执法,在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度。
    11.近期,央视焦点访谈的主题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给各地群众带来诸多不便,而有些人必须在高温下劳作。对于高温下的劳动者,我们心生敬意,更期待有关部门做好劳动保护,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高温下的民生问题成为焦点,高温补贴自然引人关注。关注的重点则是,高温作业、户外作业、建筑施工等环境的劳动者,这个群体经常拿不到高温补贴。用人单位的借口很简单,高温补贴只是单位福利,可以不予发放。
    事实上,高温补贴不是单位福利,而是劳动者的权利。高温补贴必须发放,还要按照规范发放。然而劳动者的权利到了高温作业现场,却往往停留在纸面上。劳动者的权利停留在纸面上,说明劳动保护的缺位。有了规定,不加强监督,不去执行,就好比“画饼”,充不了饥。发放高温补贴实质上是防暑降温措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防暑降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既然发放高温补贴事关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就不应消极等待,更不应回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用人单位把劳动保护放在第一位,多点实际行动,少点纸上空谈,少点推诿扯皮,将高温补贴落到实处。
    有法可依是起步,执法必严才是关键。有关部门理应急在心头、热在额头,深人作业场所实地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劳动者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工资支付、防暑降温费和中暑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等情况,严格督促用人单位落实措施到位,让劳动者放心劳作。工会应把高温用工保障性规定宣传到位,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让劳动者自觉维权。同时,还需引导用人单位关爱职工,不仅要及时足额发放高温补贴,还要严格执行高温条件下的劳动禁忌标准,改善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让劳动者舒适劳作。
    立秋已过,热气未消。我们希望看到热浪下的行动,期待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从点滴做起,兑现一份承诺,送上一份清凉。
  三、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10中提到了“僵尸条文”,请根据资料解释一下防暑降温措施的条文成为“僵尸条文”的原因,并谈谈如何避免“僵尸条文”的出现。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准确,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防暑降温措施的条文成为“僵尸条文”的原因是: (1)操作困难,表现为取证难、操作性差,高温温度的标准是以气象部门发布为准,还是以实测为准不确定等; (2)脱离实际,表现为有些劳动者对高温津贴一无所知,更不知道高温津贴是自己的权利,有些企业错将其当作福利,可发可不发。 (3)执行不力,表现为出台时间早,初衷好,实行53年来缺乏具体的执行措施和处罚细则,强制性低。 要避免“僵尸条文”的出现:一是要摒弃“快比慢好”“全比缺好”“多比少好”的观念;二是要对所立法条进行充分细致的调研,客观评估必要性和可行性;三是法条涉及的处罚措施、执法主体等内容要明确具体。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ms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