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者,女性,51岁。既往体健。发热、咳嗽伴呼吸困难3天入院。入院后第2天出现病情加重,呼吸急促,伴烦躁,血压80/40mmHg,呼吸38次/分,心率110次/分,律齐,两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血气分析(FiO2 50%):pH 7.34,PaO2 50mmH
患者,女性,51岁。既往体健。发热、咳嗽伴呼吸困难3天入院。入院后第2天出现病情加重,呼吸急促,伴烦躁,血压80/40mmHg,呼吸38次/分,心率110次/分,律齐,两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血气分析(FiO2 50%):pH 7.34,PaO2 50mmH
admin
2018-09-05
26
问题
患者,女性,51岁。既往体健。发热、咳嗽伴呼吸困难3天入院。入院后第2天出现病情加重,呼吸急促,伴烦躁,血压80/40mmHg,呼吸38次/分,心率110次/分,律齐,两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血气分析(FiO
2
50%):pH 7.34,PaO
2
50mmHg,PaCO
2
30mmHg,胸片示两中下肺纹理增多模糊,斑片状阴影,心胸比例正常。血象WBC 24.3×10
9
/L,N 88%。
以下关于ARDS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
选项
A、呼吸窘迫的特点为呼吸浅快,频率>28次/分
B、因本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水肿,故不会出现管状呼吸音
C、早期体征为双侧肺底湿啰音
D、X线胸片演变过程符合肺水肿,不出现肺间质纤维化
E、血气分析仅表现为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
答案
A
解析
重症肺炎是ARDS发病的常见诱因,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可闻及管状呼吸音。X线早期以渗出为主,病情进展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血气分析早期表现为过度通气,后期由于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等,表现为通气不足,二氧化碳潴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CYt777K
0
专业实践能力
重症医学(359)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验证病因假设论证强度最高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B.《烟草控制框架公约》C.《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D.《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2月26日E.《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2007年6月20日全世界第一份由我国颁布的官方公告是
A.传播、教育、干预B.倡导、协调、赋权C.知识、信念、行为D.传播、培训、干预E.环境、行为、情景健康促进基本策略是
如果一个人身体健康,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就会信心满满,敢于面对困难和打击,同样一个性格乐观、坚强的人,也不因为遭受天灾人祸而患糖尿病、高血压,在健康心理学研究原则上称为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中,分析资料就是
卫生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所调整的人们在卫生组织、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形成的
患者,男,40岁。教师职业,低热伴乏力、食欲缺乏及消瘦月余。因血友病有多次血制品输注史。体查见唇周苍白,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四肢大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2.3×109/L,Hb78g/L。本病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系统分析法B.投入产出法C.发展预测法D.综合评价法E.实验法研究卫生服务投入量与产出量间的数量关系,以评价资源的效益和效果的方法是
随机试题
男孩,1岁半。哭闹、睡眠不安10余天,低热,时有喷射性呕吐,精神萎靡,情绪烦躁,前囟隆起,颈有抵抗,布氏征、巴氏征阴性,膝腱反射亢进。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为250×106/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糖1.4mmol/L,蛋白定量1.25g/L,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分类标准是()。
北京市某大学的三名学霸级学生甲乙丙,成立了一家从事中学生辅导机构业务的个人合伙,但是该合伙并没有注册登记。由于辅导效果不错,很受欢迎,某中学生丁和该合伙签订合同,约定辅导时间为半年。但是由于业务繁多,负责辅导丁的丙经常迟到,并且辅导效果大减折扣。于是丁的母
水泥混凝土用石灰岩碎石(10~20mm)各项指标的试验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相关问题:该碎石试验依据标准是()。
在作业场所中可能接触的电磁辐射包括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下列电磁辐射中,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轻骨料混凝土是用轻粗骨料,经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小于2t/m3的混凝土。工程中使用轻骨料混凝土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物的自重,降低了地基基础工程费用和材料运输费用;可使()节约能源降低建筑产品的使用费,可减少小构件或结构尺寸,节
下列单位中可以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有()。
下列关于公文发文字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学习:掌握()
下列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