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丸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黄帝内经·素问》中“四鸟铡骨一芦茹丸,二物并合之,丸似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的记载。对丸剂的名称、处方、规格、剂量以及服法等作了叙述。唐代丸剂得到迅速发展,至宋代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朝廷
丸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黄帝内经·素问》中“四鸟铡骨一芦茹丸,二物并合之,丸似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的记载。对丸剂的名称、处方、规格、剂量以及服法等作了叙述。唐代丸剂得到迅速发展,至宋代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朝廷
admin
2020-03-05
54
问题
丸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四世纪《黄帝内经·素问》中“四鸟铡骨一芦茹丸,二物并合之,丸似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的记载。对丸剂的名称、处方、规格、剂量以及服法等作了叙述。唐代丸剂得到迅速发展,至宋代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朝廷设立了太医局的熟药厅,即太平惠民药局,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的788个方剂中,丸剂占了总数的36%。近代,丸剂依然在我国中成药制剂中应用广泛。
下列对于糊丸赋形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糊粉稠度越大,糊丸溶散时间越长易于超限
B、淀粉糊的黏合力最强
C、使用广且较好的为面粉糊
D、还可用的赋形剂为黍米粉、神曲粉
E、溶散时限为2h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丸剂的特点、丸剂包衣的目的、糊丸的赋形剂。第一小题丸剂的特点有:传统丸剂溶散、释药缓慢,可延长药效,适用于慢性病治疗或病后调和气血;新型水溶性基质滴丸奏效迅速,可用于急救;制法简便,既可小量制备,也适于工业生产;提高药物稳定性,减少刺激性;芳香性药物或有特殊不良气味药物。第二小题包衣的目的为:可提高药物稳定性,防止主药氧化、变质或挥发,防止吸潮及虫蛀,掩盖臭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控制药物作用速度或部位,药物衣包于丸剂表面,可首先被吸收,包肠溶衣可在肠内溶散吸收,包缓释衣可制成长效制剂等。第三小题糊丸的赋形剂为糊粉,制糊方法不同黏性不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Pe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题库执业药师分类
0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执业药师
相关试题推荐
A.利咽,凉血B.利咽、祛痰C.利咽,通便D.利咽、止血E.利咽,疏肝木蝴蝶的功效是
A.士的宁B.小檗碱C.氧化苦参碱D.莨菪碱E.麻黄碱苦参中所含的生物碱是()。
A.士的宁B.小檗碱C.氧化苦参碱D.莨菪碱E.麻黄碱黄连中所含的生物碱是()。
调节注射液渗透压的常用附加剂是()。
关于《新修本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1ml相当于原药材1g标准的液体制剂是()。
常用于软胶囊剂填充的药物有()。
丸剂作为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始载于《五十二病方》,此外,《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中早有丸剂品种、辅料、剂型理论、制法及应用等方面的记载,丸剂丰富的辅料和包衣材料使其临床应用广泛,如糊丸取其迟化、水丸取其易化
A.路路通B.桑寄生C.鹿衔草D.砂仁E.芒硝既能安胎,又能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
下列软膏基质中,属于水溶性基质的是()
随机试题
木香能治胁痛、黄疸是因其能( )。
关于麻醉药品的管理,正确的是()
外资企业勺外国投资企业的关系是()的关系。
交易结算会员期货公司可以接受非结算会员的委托为其办理金融期货结算业务。()[2010年9月真题]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根据这一含义,下列情况属于商品的是()
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经济的研究者就预言,按照著名的康德拉吉耶夫经济长波理论或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内容的第五次创新长波之后,即将来临的是以资源生产率革命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长波,而这个长波的意义就是开创以低碳能源为特征的生态经济
某超市购进一批商品,按照能获得50%的利润的定价,结果只销售了70%,为尽快将余下的商品销售出去,超市决定打折出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能获得利润的82%,问余下的商品几折销售?
IMF
ChildrenasyoungasfourwillstudyShakespeareinaprojectbeinglaunchedtodaybytheRoyalShakespeareCompany.TheRSC
Forasocietytoexist,itmusthaveasystemofleadership.Somepeoplewillhavetohavepoweroverothers.AsMaxWeberpoi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