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8月31日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100万元售出2009年购入的一台生产用机床,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该机床原价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已计提折旧120万元,已计提减值3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处置该机床的利得为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8月31日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100万元售出2009年购入的一台生产用机床,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该机床原价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已计提折旧120万元,已计提减值3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处置该机床的利得为
admin
2018-12-20
54
问题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8月31日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100万元售出2009年购入的一台生产用机床,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万元,该机床原价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已计提折旧120万元,已计提减值3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处置该机床的利得为( )万元。
选项
A、3
B、20
C、33
D、50
答案
D
解析
甲公司处置该机床利得=100-(200-120-30)=50(万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QQ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会计实务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是一家健身器材销售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5000件健身器材,单位销售价格为1000元,单位成本为800元,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00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0
A公司2011年至2012年发生如下投资业务,有关资料如下:(1)A公司2011年1月2日发行股票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5元)从B公司原股东处取得B公司60%的股权,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在此之前,A公司与B公司原股东不存在关联方关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按照是否受到限制,分为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1)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同时对一条生产线和一座厂房进行改造。生产线与厂房系2007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其中生产线成本为4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2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500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为5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为150万元。甲公司2×12年发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1)6月30日,从A公司购入一项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用于生产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子公司本期从母公司购入的1200万元存货全部未实现销售,该项存货母公司的销售成本为800万元,本期母子公司之间无新交易,在母公司编制本期合并财务报表时所作的抵销分录应包括()。(以万元为单位)
企业于2012年1月1日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40万元,2012年年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该企业2012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从2013年1月1日开始,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15%,假定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要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使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反映为合并报表日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
甲公司2011年3月在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后,发现2009年9月购入并开始使用的一台管理用固定资产一直未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2009年应计提折旧120万元,2010年应计提折旧180万元。甲公司对此重大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假定甲公司按净利润的
随机试题
患儿女,6个月。因“左下肢常屈曲,换尿布时可闻及左髋关节弹响”来诊。查体:左下肢屈曲,牵拉时可以伸直,松手后又呈屈曲状,局部皮肤未见异常,腹股沟皱纹不对称,左髋活动时闻及弹响。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除编校质量外,图书质量还包括()等方面的质量。
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确诊的指标是
大柴胡汤中
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治疗是
甲乙二人涉嫌猥亵儿童,甲被批准逮捕,乙被取保候审。案件起诉到法院后,乙被法院决定逮捕。关于本案羁押必要性审查,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32题,单选)
关于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无风险收益率为5%,市场期望收益率为10%的条件下:A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为12%,β系数为1.1;B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为15%,β系数为1.2;那么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为( )。
()不属于咨询师应遵循的限制观点。
某木制品进出口公司因业务需要向外订购某种稀有木材,因市场信息不对称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面对交货期一天天逼近,公司上下非常焦急。此时,本地另一木材公司上门提出愿出高于市场平均价3倍的价格出售相当数量的木材。进出口公司无奈之下只好同其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