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近年来,有些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屡屡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损失,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下列关于社会的发展中“地理环境”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有
近年来,有些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屡屡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损失,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下列关于社会的发展中“地理环境”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有
admin
2019-01-02
54
问题
近年来,有些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屡屡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损失,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下列关于社会的发展中“地理环境”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有
选项
A、“地理环境”属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方面
B、在影响社会发展的几个因素中,“地理环境”比“人口因素”更重要
C、“地理环境”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地理环境”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答案
A,D
解析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不单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沉默背景和消极的旁观者,它本身就是人类历史创造活动的参与者,是这种活动的对象和材料。地理环境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或不利的条件,它自身也在与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地改变面貌。所以,“地理环境”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选项A、D正确。选项B,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并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能起直接的决定作用。但并不能说“地理环境”比“人口因素”更重要,故不选。选项C,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地理环境,故不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36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包括
建设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
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
美术学院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去户外写生。大家在凤凰古城的山坡上,描绘眼前古城山水的美丽风景。学生们给出的画作各不相同。老师点评说。面对同样的景物,我们画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艺术的基本原则。“面对同样的景物,可以画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不同的感受”,
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从广度、深度和进程上拓展,这是属于()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今天,西红柿是世界许多国家人民喜爱的食物。然而,有人考证,西红柿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作“狼桃”。由于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而不敢吃它。16世纪时,英国公爵俄罗达格里从南美洲带回一株西红柿苗,献给他的情人——英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要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必须立足于
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教训和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凝练和形成的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包括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到,“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随机试题
交流电动机线圈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在交接试验时是如何规定的?
下面哪一项不是诊断为慢性肝炎的依据
目前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材料主要为
围绕受力构件内某点取出的微棱柱体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已知该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AC面上的正应力σ=一14MPa,切应力为零,则这点的最大正应力为()。
背景资料:某医院门诊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为28326m2,地下1层,地上10层。檐高为33.7m。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2012年3月15日开工,外墙结构及装修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落地脚手架。事件一: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
期货从业人员对投资者服务结束或者离开所在期货经营机构后,仍应当保守投资者或者原所在期货经营机构的秘密。( )
认识过程包括的心理成分有()。
Thebatisamarvelofevolutionaryadaptation.Mostofthemroostduringtheday,andareactiveatnightortwilightforthey
Whatwillthetwospeakersdo?
Comparisonsweredrawnbetweenthedevelopmentoftelevisioninthe20thcenturyandthediffusionofprintinginthe15than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