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2014年3月,《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发布《2013年3 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广东居前三位。该排名以“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计算公式为基础。 “GDP含金量”排行榜的出炉,让虚化

admin2017-11-30  28

问题 【背景材料】
2014年3月,《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发布《2013年3 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广东居前三位。该排名以“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计算公式为基础。
    “GDP含金量”排行榜的出炉,让虚化的GDP变得生动起来。人们发现,GDP这个单薄的数字无法涵盖中国复杂的发展状况,在医疗、教育、财富分配等诸多领域中国所存在的弱势并没有因为一个漂亮的数字而有质的改变。因此,它促使人们对GDP有了一个更为理性的思考。
    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这传达出中央以高屋建瓴的视角,既对不计后果的发展予以及时矫正,也为官员考核注入了新的内涵,更为官员执政理念指明了正确方向。
    “GDP含金量”排名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追求GDP“量”的快速积累与“质”的同步提高同样重要。也就是,改善民生与GDP增长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可厚此薄彼、拈轻怕重。实践证明,注重民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长久良策。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保障水平,将GDP更多地转化为居民收人和居民福利,才能创造更多有“含金量”的GDP,才能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才能获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习题】
请结合背景材料,围绕“GDP与幸福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见解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选项

答案 让幸福感追上GDP的“脚步”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与经济发达与否或人均生产总值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的唯GDP论和对GDP的盲目崇拜严重影响了百姓幸福感的提升。 之所以会出现GDP和幸福感之间的博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些地方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了增长而增长所导致的。这样的增长可能会表现为光鲜、直观的政绩,却不一定能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让广大百姓感觉到幸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百姓的福利为代价的。虽然当前很多政府将居民幸福指数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但还是有不少的地方仍然一味追求GDP,缺乏对百姓幸福感的关注和了解,把公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同经济发展直接等同起来。从表面上看,GDP增速是一个考核指标,是一种考核办法的反映,可在实质操作的过程中却成为部分政府官员追求政绩的工具。当前,如何让职权真正为百姓谋幸福而不只是追求表面政绩,才是彻底解决幸福感和GDP发展不同步这一矛盾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让人民的幸福感追上GDP的“脚步”,要求各级政府要从根本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变单纯对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GDP崇拜”,要把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投向民生.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体面、尊严和有保障的生活。 让人民的幸福感追上GDP的“脚步”,要求各级政府转变政府职能,重视和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态环境需求。居住环境也是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保护生态环境,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互补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幸福感的增加,与生态环境维护不可分离。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政治经济事务,实现自己的价值。让社会公平正义得到贯彻,人民群众的幸福更加有保证。 GDP的高速发展为百姓幸福感提供了经济基础与物质保障,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感的协调同步也将为期不远。但如果官员仍然致力于GDP增速,幸福感与GDP之间的博弈终将无法解决,幸福感和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4B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