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童某,男,32岁,原系某厂采购员。 林某,女,28岁,同厂工人。 童某于1997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1999年10月,童又起意欲强奸厂里的同龄女青年平某,并同其姘妇林某商量,由林某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林某家中。晚饭时,
童某,男,32岁,原系某厂采购员。 林某,女,28岁,同厂工人。 童某于1997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1999年10月,童又起意欲强奸厂里的同龄女青年平某,并同其姘妇林某商量,由林某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林某家中。晚饭时,
admin
2013-01-15
69
问题
童某,男,32岁,原系某厂采购员。
林某,女,28岁,同厂工人。
童某于1997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1999年10月,童又起意欲强奸厂里的同龄女青年平某,并同其姘妇林某商量,由林某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林某家中。晚饭时,童、林二人设法用酒将平某灌醉,林某故意离家去别处睡觉。童某正欲行奸时,平某惊醒,大喊救命。童某唯恐被邻居发觉,用手捂住平某的嘴,被平某狠咬一口。童又生恶念,用双手猛扼平某的颈部,致平某窒息死亡。林某次日回家,发现平某已死,惊恐之余,答应为童某掩盖罪行。当晚,童、林二人将平的尸体装入麻袋运送到郊外,投进了江里。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童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2)林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3)对童某与林某依法应当如何处罚?
选项
答案
解析
本题解答的一个关键点在于童某在具体实施强奸平某的犯罪过程中,遭到平某的反抗而未遂时,临时起意决定杀死被害人平某,这时强奸行为已经结束,另外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的性质。
(1)童某的行为分别构成强奸罪(未遂)、故意杀人罪。
(2)林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未遂)、包庇罪。
(3)童某与林某构成强奸罪的共犯,其中童某应为主犯,林某为从犯(帮助犯),所以,对于林某的强奸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童某,因其强奸罪与故意杀人罪发生在贪污罪缓刑的考验期内,故应撤销缓刑,把贪污罪3年有期徒刑与强奸罪(未遂)、故意杀人罪三罪实行数罪并罚;对林某则应以强奸罪(未遂)、包庇罪两罪进行并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Aq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牙本质,错误的说法是()。
关于慢性根尖脓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下列备洞原则中错误的是()。
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需要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始于()。
新的法律规定,由政府资助的高校研究成果的专利将归学校所有。京华大学的管理者计划卖掉他们所有的专利给企业,以此来获得资金,改善该校本科生的教育条件。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对学校管理者的计划的可行性构成严重质疑?
在其3年的任职期间,某州长经常被指控对女性有性别歧视。但在其政府19个高层职位空缺中,他任命了5名女性,这5人目前仍然在职。这说明该州长并非性别歧视者。下面哪个说法,如果正确,将最严重地削弱上述结论?
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的大部分劳动力由制造业转移到了服务业。这种转移的产生不是因为物质生产的减少,而是因为应用了新技术后,更多的物质生产可以由相对较少的人完成,因此,有更多的人来满足增长了的服务要求。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上面提出的说法?
随机试题
患者,男性,43岁。车祸导致严重颅脑损伤,CT下显示右侧枕部有散在高密度影及少量低密度影,目前处于昏迷状态,昏迷3天尚未清醒。观察患者是否有脑疝最简便的观察指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账户。
最有助于诊断血管畸形或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是()
病室的物理环境包括的内容是
高血压脑病指的是()。
右归丸所含的有毒中药是()。
工程施工阶段建设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属于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工作的是()。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进行点评。【教学课题】高中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让信天游“游”起来》【教学内容】“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教学目标】(1)欣
根据下列给定材料,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回答问题。李某放假回老家,在乘坐客运汽车的途中,被车窗外飞进的一块小石头击中左眼球,当场出血,被送往就近医院治疗,但因伤情严重导致失明。李某要求运输公司赔偿,但运输公司拒绝赔偿,理由是:李某的伤是外来的原因造成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般常识,早已为公众所熟知,也为公众所传颂。对社会而言,批评与批判的价值不言而喻——它们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文史哲社会科学的老师,具备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底线,因为他们是社会的“公知”。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