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阐述信度和效度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阐述信度和效度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admin
2015-05-04
59
问题
阐述信度和效度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选项
答案
(1)信度与效度的含义 ①信度的含义 信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②效度的含义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2)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①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根据信度和效度的定义,可知r
2
xy
=S
2
V
/S
2
x
,r
xx
=S
2
T
/S
2
x
,S
2
x
=S
2
V
+S
2
I
+S
2
E
;S
2
T
=S
2
V
+S
2
I
。 当随机误差的变异数(S
2
E
)减小时,真实分数的变异数(S
2
V
)增加,测验信度(r
xx
=S
2
T
/S
2
x
)随之提高。信度的提高只给有效变异数(S
2
V
)的增加提供了可能,至于是否能提高效度,还要看系统误差变异数(S
2
I
)的大小。可见,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但一个测验要想效度高,真分数的变异数必须占较大的比重,即测验的信度必须高。也就是说,一个测量工具具有一定的信度,但对于某一个目的并不一定是有效的;而一个测量工具如果对于某一个目的是有效的,那么它一定是可信的。 ②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制约 根据信度和效度的定义,可知r
xy
=S
2
V
/S
2
x
,r
xx
=S
2
T
/S
2
x
解析
要理解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就要弄清楚二者的计算公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如何处理系统误差,计算信度时只减去了随机误差的变异数,而计算效度时则还要考虑系统误差。
又因为,S
2
T
=S
2
V
+S
2
I
,故可推知
由此可知信度系数的平方根是效度系数的最高限度。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c3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某操作系统的磁盘文件空间共有500块,若用字长为32位的位示图管理磁盘空间,试问:(1)位示图需多少个字?(2)第i字第j位对应的块号是多少?(3)给出申请归还一块的工作流程。
下列几项中,流水线相关包括()。I.结构相关Ⅱ.数据相关Ⅲ.指令相关Ⅳ.控制相关
假设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甲收到其邻居路由器乙的距离矢量中包含的信息,若该自治系统采用RIP协议,那么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下面试图对图中路径进行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下面是一个求最小生成树的算法,其中G是连通无向图,T是所求的生成树。T:=G:WhileT中存在回路dobegin在T中找一条权值最大的边e;T:=T一[e];(T中去掉e边)EnD.试
测量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任务把所采集的数据送一个单缓冲区,计算任务从该单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试写出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两者共享单缓冲区的同步算法。
进程创建原语的任务是()。
设有一个双链表L,每个结点中除有prior、data和next这3个域外,还有一个访问频度域freq,在链表被启用之前,其值均初始化为零。每当在链表进行一次LocateNode(L,x)运算时,令元素值为x的结点中freq域的值加1,并调整表中结点的次序,
把树的根结点的层数定义为1,其他结点的层数等于其父结点所在层数加上I。设T是一棵二叉树,Ki和Kj是T中子结点数小于2的结点中的任意两个,它们所在的层数分别为λKi和λKj,当关系式|λKi一λKj|≤1一定成立时,则称T为一棵()。
已知带返转指令的含义如下图所示:假设该机指令系统采用6位定长操作码格式,共对应多少个微程序?
随机试题
改错题(1)用横线标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穿流不息世外桃园(2)修改病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你们是演员,咱们写剧评,我们都是戏曲工作者。
男性,43岁。参加长跑过程中发生晕厥,心电图示“窦性停搏”,为除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进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以下哪项指标最有意义
女性,65岁。1月前因股骨颈骨折行皮肤牵引,6h前突发气促、持续右胸痛。胸部X线检查示:右肺纹理变细,肺野透亮度增加,肺动脉段膨隆,少量右胸积液。多次心电图未见ST段抬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用于通气力学监测的指标包括
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查的标本递送要求是
藤黄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对于总价合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属于作品分析法。()
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CommonDialog1的通用对话框,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SubCommand1_Click()CommonDialog1.FileN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