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价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南开大学2000)

admin2014-12-30  26

问题 试评价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南开大学2000)

选项

答案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是在30年代大危机和金本位制度崩溃时期,主要由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价格弹性来论述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差额的影响。 进出口商品的供求价格弹性,分别说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弹性大,说明进出口商品价格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求数量。假定本国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均为无穷大,即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供给可以无限增加。在这一假定下,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不变,则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且下降的幅度恰等于货币贬值的幅度。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必使出口量增加,但只有当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出口额才会增加,后一条件取决于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Dx)。对进口而言,当本币贬值而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不变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进口量下降。相类似,只有当进口量下降的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时,进口额才会减少,这又取决于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Dm)。以上分析说明,在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无穷大的条件下,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作用决定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事实上,当Dx+Dm>1时,货币贬值将改善贸易收支,这就是所谓的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此外,当Dx+Dm<1时,货币贬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当Dx+Dm=1时,货币贬值不影响贸易收支。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自产生以来曾长时期流行,为许多国家采用,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它在分析中的固有缺点也受到了许多批评。 (1)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这意味着它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市场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事实上,汇率变化除了直接影响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外,还会影响本国的一般价格水平。本国货币贬值后,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升,一方面直接影响进口原料与半成品的价格,进而使本国商品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进口消费品价格上涨,还会推动本国的工资水平上升,间接影响本国商品的成本。这两方面的作用共同导致本国国内价格水平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缩小。此外,货币贬值在改善贸易收支的同时,也启动了外贸乘数,使本国国民收入成倍增加,通过边际进口倾向,本国的出口下降,进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缩小。 (2)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 这一假定在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即国内外都存在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30年代大萧条时)可能是成立的,但在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时,各部门对资源的竞争将使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小于无穷。事实上,当供给弹性小于无穷时,在Dx、Dm较大时,供给弹性越大,本币贬值越能改善本国贸易收支;在Dx、Dm较小时,供给弹性越小,本币贬值越能改善本国贸易收支。 (3)假定货币贬值会迅速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在现实中,考虑供求双方面的因素时的净出口对汇率变动的反应是渐进的,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改善之间存在一个时滞。这是因为:首先,在货币贬值之初到期的进出口合同都是事先签订的,交易数量和价格不会因贬值而变化,这样,贸易差额就决定于进出口合同中规定的计价货币。在进出口以外币计价的条件下,这部分进口和出口的本币价格就会同比例于贬值幅度而上升。由于货币贬值通常是政府针对贸易逆差的存在而采取的措施,贬值前进口支出大于出口支出,贬值后的一段时间内,贸易赤字会进一步扩大。其次,即使在签订新的进出口合同时价格有所调整,但交易数量的变化仍然滞后。这是因为,一方面,本国购买者消费行为的调整有一过程,即在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升后数量不立即下降;另一方面,本国供给者增加投资、扩大生产也需要时间,因而在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后出口量难以迅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贸易赤字仍然无法消除。此外,如果贸易者预期货币将进一步贬值,则本国进口商会加速订货,国外进口商会推迟从贬值国的进口,这也会引起国际收支的恶化。只有在较长时间内,数量调整得以实现,才会使出口额增加,进口额减少,贸易收支改善,这被称为“J曲线”效应。 实际上,我们的研究表明,弹性论的上述局限是同历史发展的背景有关的,弹性论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宏观经济学体系尚未建立,因此,弹性论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是在所必然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jz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