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反应时相加因素法的基本原理。
简述反应时相加因素法的基本原理。
admin
2018-12-27
62
问题
简述反应时相加因素法的基本原理。
选项
答案
加因素法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它是由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在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的基础上提出的,此方法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 加因素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的,而如果两个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即相互独立,那么它们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根据此逻辑,如果事先可以发现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对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有所影响,那么通过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的时间变化,进而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所需要的时间总和。加因素法所侧重的,不是区分出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而是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并辨认它们各自的前后顺序。加因素法假定,当两个实验因素影响两个不同的阶段时,它们将对总反应时产生独立的效应,即不管一个因素的水平变化如何,另一个因素对反应时的影响是恒定的,即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加因素法的基本手段是探索有相加效应的因素,以区分不同的加工阶段。 斯腾伯格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进行的,也就是说,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的,这是加因素法的一个基本前提。如果这个条件无法满足,就不能使用加因素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ok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试找出分别满足下面条件的所有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序列均相同。
已知下列各种初始状态(长度为n)元素,试问当利用直接插入法进行排序时,至少需要进行多少次比较(要求排序后的文件按关键字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奇数关键字顺序有序,偶数关键字顺序有序(key1<key3<…,key2<key4<…);
试设计一算法,使得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重排数组,将所有取负值的关键字放在所有取非负值的关键字之前,并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浮点加减运算结果满足()时,应作“机器零”处理。
总线周期的类型包括()。
下列关于各阶段CPU和外设间进行通信的方式中,说法正确的是()。
一条双字长直接寻址的子程序调用CALL指令,其第一个字为操作码和寻址特征,第二个字为地址码5000H。假设PC(程序计数器)当前值为1000H,SP的内容为0100H,栈顶内容为1234H,存储器按字编址,而且进栈操作是先(SP)-1→SP,后存入数据。则
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
论述皮亚杰(JeanPiaget)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及儿童在每一阶段的主要发展变化。
在项目反应理论三参数Logistic模型数学表达式P(θ)=c+(1-c/1+e-107a(θ-b)),表示项目区分度参数的符号是
随机试题
关于全球人口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cess2010中,____________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取一组记录添加到一个或多个表中的尾部。
术前一次放腹水的量应为
施工进度滞后时,监理工程师可建议承包人加快进度的措施有()。
(2007年)在一定条件下,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供给调节又称()。
下列有关市场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案例:在一节“氯离子的检验”的课堂教学中,某老师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先是老师提出学习问题“氯气能与很多金属反应生成盐,其中大多数盐能溶于水并电离出氯离子。对于可溶性氯离子,该如何检验呢?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以下是有关
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
TheFlowerMarketinSanFranciscois______,anditwasestablishedinthe1930’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