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列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晚清“新政”研究的新观点。(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
试列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晚清“新政”研究的新观点。(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
admin
2018-07-05
65
问题
试列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晚清“新政”研究的新观点。(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
选项
答案
(一)清末新政的性质。长期以来,对清末新政的定性基本上是负面的,近年来也出现了更多的新认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清末新政的反动性质,转而给予较为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如王守中认为“是清政府所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动”,虞和平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化“正式启动阶段前夕的准备阶段”,而萧功秦称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 (二)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对清末新政的重新定位更多的是通过对清末新政与其前后其他历史运动和重大事件的关系进行比较和重新评估体现出来的。在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关系问题上,王守中认为清末新政“实际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在清末新政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郭大松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致使民族危难进一步加深,增强了实行新政的力量,且清除了实行社会变革的最大阻力,从而为清末新政的推行开辟了道路”。 (三)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侯宜杰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清廷“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刚愎自用,拒绝接受意见,措施保守而迂缓”;二是“缺乏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政府腐败透顶”。 (四)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李泽厚提出:“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认为“清朝的确是已经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结果造成了“不断革命”的局面,而“‘革命’在中国并不一定是好事”。 (2)马勇认为,辛亥革命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和矛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不是不应该发生,而是因为志士的觉悟太早了些,人为的力量太大了些,如果按照革命党人所反对的天演的规律持续发展,次序推开”,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辛亥革命式的社会变动肯定在中国迟早要发生”,不过结局会“好得多”。 (3)朱英也认为,“清末新政的终止或日失败,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的分析到此为止,则未免失之简单和片面”,还应分析其他各种主客观原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qX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建立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个成熟的神仙系统的是()。
评述法币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一书对日月食的记录非常翔实,最早的一次是鲁隐公三年二月(公元前720年2月20日)的日全食,比西方的记录早了130多年。
南京大屠杀
1942年,美日在太平洋地区的()展开一场海空大战,美国取得了胜利,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变。
二战后,调整当代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皇上帝为天下万国大共之父,人人是其所生所养,人人是其保佑,人人是皆当朝晚敬拜,酬谢其恩。……故凡不拜皇上帝者,是犯天条。”一—翦伯赞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
传说帝尧时“十日并出”,尧使东夷人首领()射日,为民除害。
随机试题
A.弥漫性间质纤维化B.肉芽肿形成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特发性间质纤维化
TheSecretsofLearningaNewLanguageIntroductionPeoplewanttoknowthesecretoflearninganewlanguage.
DNA加热变性后其摩尔原子磷消光系数增大,同时黏度亦增大。()
肉眼血尿呈胆红素尿呈
人格的核心是
选用施工成本管理方法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某大型购物中心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4m,均采用不燃烧体装修材料,其总平面布局及周边民用建筑等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该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的主要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和商店营业厅。其中,设备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区域建筑面积为2000m2,按建
市场采购出口货物指由报检单位直接从市场、商店等批发或零售部门购买的货物。
提供关心与支持是在提升抗逆力的所有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这里的“关心”来自于()。
1号、2号、3号、4号运动员取得了运动会1000米赛跑的前四名。记者来采访他们。1号说:“3号在我前面冲向终点”。另一个得第三名的运动员说:“1号不是第4名”。裁判员说:“他们的名次与他们的号码都不相同”。由此可知,他们的名次是:(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