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
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
admin
2018-06-16
61
问题
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月22日,张、李二犯携带620克假毒品在昆明市准备贩卖时,被查获。被告人张某明知所贩“毒品”是头痛粉,但对王某、李某说是海洛因。王、李二犯也始终认为帮张贩卖的是真毒品海洛因。
问:张某与李某、王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选项
答案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有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 (2)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在主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本案认定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本案中被告人张某隐瞒事实真相,用头痛粉冒充海洛因贩卖,骗取他人钱财,其主观上具有诈骗的故意,而非贩毒的故意,因此他只能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李某、王某二人把头痛粉当成海洛因贩卖,有贩毒的故意而无诈骗的故意,因此属贩毒行为。张某与李某、王某虽然有相似的行为,但因为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不成立共同犯罪。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I3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侵害肖像权的是()。
简述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非法剥夺了某企业的“质量信得过企业”称号,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为侵犯了该企业的()。
2001年3月,王某纠集张某、赵某、钱某、孙某、李某、周某、吴某等一批社会闲杂人员,组成一个名为天龙会的组织,王某在当地称王称霸。王某为了使别人惧怕自己,让孙某和李某制造了10支枪,并且常常将枪携带在身上。王某等人与另一团伙双龙帮因抢夺地盘而群殴,天龙会中
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甲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关在地牢里,然后实施强奸。甲的犯罪行为属于()。
甲持西瓜刀冲人某银行储蓄所,将刀架在储蓄所保安乙的脖子上,喝令储蓄所职员丙交出现金1万元。见丙故意拖延时间,甲便在乙的脖子上划了一刀。刚取出5万元现金的储户丁看见乙血流不止,于心不忍,就拿出1万元扔给甲,甲得款后迅速逃离。对甲的犯罪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70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2014年真题)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时,能够取得原物的天然孳息所有权的有()。
下列选项中,属于孳息的是()
随机试题
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智能水平取决于
牙槽骨骨折的症状可能有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辅助检查中哪项错误
A.急性黄疸型B.急性无黄疸型C.急性重型D.慢性迁延性E.慢性活动性蜘蛛痣、肝掌多见于哪型肝炎()
下列关于监理单位的责任认识,正确的是( )。
本题所给资料中,会产生纳税调整的有( )。M公司200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企业计提的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计入销售费用。()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公开审判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June3,2006SuzanneRogersUltra-ErgonomicFurnitureSalesandShippingDepartmentSuite58,107MorrisCircleMoorabbin,V
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