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评17世纪中国范围内的政局变革
评17世纪中国范围内的政局变革
admin
2016-07-11
71
问题
评17世纪中国范围内的政局变革
选项
答案
17世纪中国范围内的政局变革主要包括明清政权更迭,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到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至全国统一进入康乾盛世,一下分别评述: (1)明末,社会积重难返,加上晚明朋党之争,宦官专权,明朝统治风雨飘摇。于此同时,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并不断进攻明朝。明朝在农民起义的严重打击下,末帝崇祯自缢,至此明朝大势已去,清军在山海关之战,打败农民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入主中原。在顺治帝时期,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了清王朝。 (2)到了康熙时期,面临着三藩之乱、沙俄侵略、统一台湾。全国基本统一后,三藩仍成尾大不掉之势,吴三桂联合尚可喜、耿靖忠于1674年爆发“三藩之乱”。历经八年之久,清王朝才取得胜利。1657年,沙俄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之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中俄之间多次发生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兵进攻雅克萨,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经过双方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条文规定了中俄两国的疆界。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着统一台湾。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后,据守台湾对抗清王朝。康熙帝决定借此时机统一台湾,派施琅进攻台湾。最后,郑克塽投降清军,统一了台湾。在台湾设台湾府,进行有效的管理。 (3)在康、雍、乾时期的政局变革主要有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到进入康乾盛世。康熙时期,准噶尔部日益强大,其首领噶尔丹公然发动叛乱,清朝起而应战。在康熙时期,三次征讨噶尔丹,清朝在乌里雅苏台等地派驻将军和大臣加以管理。历经康、雍、乾三朝,准噶尔部叛乱最终被平定。至此,全国统一进入康乾盛世。 综上所述,17世纪中国范围内的一系列政局变革,是综合因素合力的结果。从明清易代到清王朝统一盛世的出现,总体上呈现了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性与周期性,顺应历史分分合合的大势,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MT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分析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因素?并结合现实解释为什么在劳动力市场会存在失业与工作岗位空位并存的冲突?[北京邮电大学820经济学基础2011研;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2013研;武汉大学819宏微观经济学2013研;南开大学832经济学基础2
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体初始处于稳态且资本量处于黄金律水平以下,如果政府准备一次性提高储蓄率以使经济在长期内达到黄金律资本水平,画图说明政府提高储蓄率对产出、清费和投资影响的动态过程(提示:以时间为横轴刻画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变化过
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此斗争主要集中在()。
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中,之所以能顺利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原因是()。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不能表明()。
简述周初大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的评议。
巴比伦之囚
三法司
查利.马特采邑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伊浦苏斯之战】
随机试题
制取全口义齿印模时,嘱患者微张口,下颌左右侧方运动,可整塑
患者,女,64岁。右上腹持续胀痛半月余,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便秘尿赤。检查: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轻度反跳痛,右上腹可触及边缘不清的压痛包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其治法是
A.外层鳞叶2枚,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B.表面黄白色,稍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虎皮斑)C.外层鳞叶2枚,较大面肥厚,互相对合,其内有2~3枚小鳞叶及干缩茎残D.鳞叶单瓣肥厚,一面凹入,一面凸出,呈“元宝”状E.外层鳞叶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口
下列哪些案件适合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下列关于人工幅度差的计算,正确的是()。
对股权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比较时,除了考虑投资领域的差异外,还应考虑时间因素。对时间因素进行考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会员制机构实收资本不得低于()万元,每设立一家分支机构,应追加不低于()万元的实收资本。
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是()。
入库的货物应根据其包装、外形、性质、特点、重量和数量,并结合季节、气候等情况将货物进行堆码。堆码的主要目的是:()。
Asa______ofourthanks,wewillofferyoutwofreeround-tripticketsinfirstclasstoHawai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