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两级传播”理论是在什么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对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北大2008年研)
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两级传播”理论是在什么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对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北大2008年研)
admin
2021-11-30
58
问题
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两级传播”理论是在什么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对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北大2008年研)
选项
答案
(1)“两级传播”理论提出时的背景如下: ①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的广泛应用。 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是“传播流”研究,“传播流”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等。 ②“伊里调查”。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历时半年,对俄亥俄州的伊里县600名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做了一项实证调查。7次追踪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整个竞选宣传期间,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而改变了原来意向的人只有8%。即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一结论显然与当时人们的认识和直观感觉大相径庭。为了弄清其原因,研究人员又对全部凋查数据重新进行了分析。通过这次分析,他们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包括“舆论领袖”和“两级传播”。 (2)“两级传播”理论对传播效果研究的影响如下: “伊里调查”发现,在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这部分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1%。研究人员将他们与一般受众作了比较,发现无论对报纸、杂志还是广播,意见领袖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据此,研究人员对传播过程做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的产生。“两级传播”理论对否定当时甚为流行的“子弹论”效果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传播效果研究进入“有限效果论”阶段。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k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些方言区的人,比如苏州、河南、湖南、湖北等地方还分尖团音,他们在纠正字音识字方面,只要记住,凡是()在同i、n或同以i、n起头的韵母相拼时一律改为()就可以了。
词语的色彩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
英语“Shewritesaletter”中动词“writes”中的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
声调的音高变化是(),不是()。
简述存现句的特点。
用国际音标标写从“一”到“十”的自然数,用五度法标调值。(福建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乡试(南京大学2015)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出现在()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厦门大学2010)
试分析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广告(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
随机试题
乔治.桑的小说主要有
女性,65岁,妊5产4,绝经15年,近3年会阴坠胀感,近2个月症状加重,自觉阴道口有块物脱出。检查阴道前壁隆起脱出阴道口外,宫颈外口脱出处女膜缘约2cm,子宫体萎缩,双附件正常。该病例的诊断是
支付权是监理工程师完成监理工作的最终、最重要的调控手段。()
一级设防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厚度构造要求规定是()。
下列关于专项附加扣除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属于香港自己的港式快餐品牌有()。
朋友是不分国籍,不限年龄,不拘性别的;只要理想相同,兴趣相近,情感相洽_______相投的人,都可以很坚固地_______在一起。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M公司为某旅游公司设计机票销售专用数据库,其关系模式如图4-1所示。关系模式的主要属性、含义及约束如表4—1所示,属性间的函数依赖关系如图4-2所示,属性间函数依赖的标记方法如图4-3所示。
软件开发中的瀑布模型典型地刻画了软件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与其最相适应的软件开发方法是(15)。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