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各式服装。目前公司有员工300余人,大多数为生产工作。企业的发展策略是以过硬的质量占领市场,因此企业的价值观强调质量第一。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尤其是薪酬福利方面的
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各式服装。目前公司有员工300余人,大多数为生产工作。企业的发展策略是以过硬的质量占领市场,因此企业的价值观强调质量第一。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尤其是薪酬福利方面的
admin
2015-04-14
68
问题
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各式服装。目前公司有员工300余人,大多数为生产工作。企业的发展策略是以过硬的质量占领市场,因此企业的价值观强调质量第一。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起步较晚,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尤其是薪酬福利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企业支付能力不是很高。在早期,公司人员较少,领导单凭一双眼、一支笔都可以分清楚给谁多少工资。但随着人员数量的增加,现在靠过去的老办法显然不行了,这样做带有很大的个人色彩,公平性、公正性、对外的竞争性就更谈不上。
请结合本案例说明应当掌握哪些基本依据,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选项
答案
(1)薪酬调查。选择本行业、本地区及竞争对手企业进行调查,因该企业支付能力不高,因此应关注25%点处的薪酬水平。 (2)对企业的所有岗位进行深入的岗位分析与评价。 (3)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4)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5)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企业薪酬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战略,为了使薪酬管理成为实现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薪酬管理原则的制定应以企业战略为转移。 (6)明确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从该企业的价值观出发,正确确立薪酬管理的原则。该企业的价值观是重视质量,因此在考核中要将每个员工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同其薪酬紧密联系起来。 (7)掌握企业的财力状况。根据企业战略目标、企业价值观等方面的总方针和总要求,从企业的财务实力的状况出发,切实合理地确定企业员工薪酬水平。 (8)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以便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条件和环境出发,选择并制定适合的企业员工工资制度。 (9)明确薪酬管理的基本策略。如:工资水平略低于市场平均工资;用量化指标考核员工生产业绩,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依据每个员工产品合格率有额外的奖罚措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qs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题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分类
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相关试题推荐
践行职业规范“合作”的具体要求包括()。
关于职业纪律的强制性,理解正确的是()。
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
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存在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的情况,就最有可能被归因于()
意识清楚时出现的谈话内容缺乏逻辑性,可能是()。
按照我国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HAMA量表总分达到或超过14分时,受测者()。
一般来说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
咨询中,有时会让求助者确定生活中哪些事件超越了自己的应对能力,这种工作叫做()。
心理治疗是一个协助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人”的过程,这是()的观点。
勒温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同时考虑个体和其()。
随机试题
简述外汇担保的对象范围。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eignlanguageteachersareinterestedinhowchildrenlearntospeaktheirnativelanguageforaveryimportant【C1】______Ift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中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Ⅰ类。建筑物A和建筑物B的结构自振周期分别为TA=0.25s和Tb=0.4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如果建筑物A和B的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为aA和aB。则aA/aB的
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影响环境因素的分析包括( )。
施工项目质量计划应由()主持编制。
室外阀门井中,进水管上的控制阀门应每()检查一次,并应核实其处于全开状态。
下列项目在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调整中可能出现纳税调减的是()。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即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双中高”。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双中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