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山区二级公路有一座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3+640~ZK4+560,右线起止桩号为YK3+615~YK4+670,进出口段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岩互层,Ⅱ、Ⅲ级围岩。 该隧道采用新奥
[背景资料] 某山区二级公路有一座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3+640~ZK4+560,右线起止桩号为YK3+615~YK4+670,进出口段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岩互层,Ⅱ、Ⅲ级围岩。 该隧道采用新奥
admin
2016-07-28
62
问题
[背景资料]
某山区二级公路有一座分离式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3+640~ZK4+560,右线起止桩号为YK3+615~YK4+670,进出口段为浅埋段,Ⅳ级围岩,洞身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砂岩互层,Ⅱ、Ⅲ级围岩。
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单位要求开挖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喷锚支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量测,并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支护。施工监控量测得出的位移一时间曲线示意图见图28314010一2。
施工单位项目部实行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决定由专职安全员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爆破施工前,招聘了8名员工,并立即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经项目部考核合格后安排从事爆破作业。施工过程中要求电钻工戴棉纱手套,穿绝缘胶鞋;隧道开挖及衬砌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压为110~220V。[2013年真题]
[问题]
图中的时间点t
1
表明当时围岩和支护已呈什么状态?此时在现场应采取哪些措施?
选项
答案
(1)图中的时间点t
1
表明,当时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2)此时在现场应采取的措施是: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tk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当基坑开挖较深、基坑涌水量大且有围护结构时,不应选择()的降水方法。
背景资料:某城市新建一座钢管拱桥,单跨100m。东西拱座两个桥台,每个桥台基础设20根桩径为1.5m的钻孔灌注桩,设计桩长40m。桥位区地质表层5m以内为杂填土层,5~35m为卵砾石,35m以下为软岩层。桩基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了冲击钻进行钻孔。在钢筋
背景材料:A公司中标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合同工期18个月,合同价为固定总价,新建构筑物,包括沉淀池和滤池等钢筋混凝土水池,采用现浇施工工艺。拟建水池距现有的建(构)筑物最近距离5.0m,其地下部分最深为5.6m;厂区地下水位在地面下约2.0m。
喷锚暗挖法中适用于土质稳定、断面较小的隧道施工,适宜人工开挖或小型机械作业的方法是()。
背景资料: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道路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4MPa的DN500中压燃气、DN1000给水管并排铺设在道路下,燃气管道与给水管材均为钢管,实施双管合槽施工。热力隧道工程采用暗挖工艺施工。承包方A公司将工程的其中一段热力隧道工程分包给B公司,并签
背景资料: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道路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4MPa的DN500中压燃气、DN1000给水管并排铺设在道路下,燃气管道与给水管材均为钢管,实施双管合槽施工。热力隧道工程采用暗挖工艺施工。承包方A公司将工程的其中一段热力隧道工程分包给B公司,并签
在施工现场针对不同的排放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但一般不会设置()。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差的地层、修建跨度不大于()m的隧道。
公路工程计量的组织类型有哪几种?公路工程费用的支付原则是什么?
随机试题
开放式基金份额登记,是指()通过设立和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册,确认基金份额持有人持有基金份额的事实行为。
糖尿病不宜溃疡病不宜
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_______类_______种。
存在于远缘不同种属中的共同抗原,称为()。
大黄配芒硝,能增强攻下作用,其配伍属
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有()。
A、华法林与氯磺丙脲伍用,使前者抗凝血作用加强B、保泰松与苯妥英钠伍用,使后者药效作用增强C、阿司匹林与碳酸氢钠伍用,使前者在尿中排泄量增加D、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伍用,使后者抗凝血作用降低E、碳酸氢钠与氨茶碱伍用,
对患儿进行心肺复苏前,应迅速确定有无()
[*]
Sometimesthestudentmaybeaskedtowriteabouthis______toacertainbookorarticlethathassomebearingonthesubject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