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以下是关于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材料2 爱因斯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做过深刻分析,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
以下是关于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材料2 爱因斯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做过深刻分析,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
admin
2017-02-26
47
问题
以下是关于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1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材料2
爱因斯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做过深刻分析,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3
技术悲观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等。克服目前存在的“全球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减缓或者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恢复到不要科学技术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
材料4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请回答:
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点是什么?
选项
答案
材料1和材料2都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爱因斯坦将科学技术当成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8o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协调发展,就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社会的进展是靠少数超群绝类的天才,不是靠千万庸碌的群众。天才是民族的灵魂,是群众的救星,没有天才的领导组织,民族国家,根本就不能存在发展。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阶级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特点有()
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中国人开始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把毛泽东错误地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的会议是()。
目前,我国在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个体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基本上还处在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围家决定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使其不仅包括在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劳动者,而且包括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劳动者。这样做可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邓小平对中国外交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其核心是()。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
随机试题
试述昏迷的临床表现。
女,50岁,右上腹隐痛6个月,1小时前提取重物后突发头晕、心慌,面色苍白,既往有乙肝病史和胃病史。查体:Pll0/min,BP75/50mmHg,腹胀,右上腹压痛。化验:Hb69g/L,WBC9.0×109/L,N0.70,HBsAg(+)。治疗措施应
红细胞计数的单位是
A.口蹄疫B.布鲁氏菌病C.乙型脑炎D.细小病毒病E.衣原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主要表现怀孕母猪的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等繁殖障碍,该病可能是()。
A.红灵散与吲哚美辛B.苓桂甘枣汤与心得安C.女金丹与阿米卡星D.千柏鼻炎片与异烟肼E.麻仁丸与利福平影响药物排泄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
材料单价的组成内容主要包括()。
国际上根据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是()。
下面句子在范围表达上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χ2检验与方差的分析的表述,正确的有()
Thepurposeofimprovingtheeducationqualityistocreateanenvironmentinwhichpeoplemayachievefurthersuccess.Provid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