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材料1: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
材料1: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
admin
2014-03-24
58
问题
材料1:
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非常棘手。不产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导大家减少垃圾。然而,减到多少才是少?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准。而且从总体上看,生产和消费必然产生垃圾,减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产和消费。接着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来填埋或者焚烧。但填埋只是把垃圾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既与人争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隐患,焚烧不过是把污染从地上移到空中,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
于是,人们进一步追问:还有没有比填埋、焚烧更好的出路?这时候,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让人茅塞顿开,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资源。但变废为“宝”前提是垃圾的分类投放——别把垃圾放错了地方。何谓放错?到处乱扔是放错,收集时搅混在一起也是放错。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即使还免不了要填埋、焚烧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也得把它们分出来。
材料2: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换出绿色,好处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让人们乐而为之?2009年5月起,上海开始普遍推广新的垃圾分类概念,开展以“换出更绿色的上海”为名义的“绿色帐户”活动。何为绿色帐户?就是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积分换取环保小礼品:再生纸笔记本、绿色小植物、环保手电筒……上海推出“绿色帐户”的实践说明,办法是可以想出来的,关键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国的垃圾问题不比哪个国家小,我们只能“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选项
答案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如何合理地处理垃圾是人们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垃圾成为废物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即放错位置)所造成的。我们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EiR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政治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政治
普高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与原发性肝癌关系最为密切的肝炎类型为()。
材料的对称循环疲劳根限σ-1=320MPa,循环基数N0=107,材料常数m=9。求当应力循环次数N=104、105、106、107的寿命系数KN和对应的疲劳极限σ-1N。
已知某厂生产x件产品的成本为问:若使平均成本最小,应生产多少件产品?
()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样情感是人类道德感的表现。()
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
现代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事例表明,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并不是依靠增加劳动力的量,而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水平。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特点。
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作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随机试题
关于正常产道,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胸骨后甲状腺肿可引起_______,出现面部青紫、肿胀、颈胸部浅静脉扩张等。
不利于大气煤烟型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是
归脾汤的功用是()
男,30岁。因咳嗽1个月余,伴低热、痰中带血7天就诊。肾移植术后1年。胸片示:左肺上叶尖段炎症,伴有空洞形成。最可能的诊断是
关于井巷爆破的炮眼装药,表述正确的是()。
惟才是用,这是企业经营致胜的必要条件,因而,伯乐如何识千里马,是主管人员在事事讲求团体效率中,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夫。伯乐何以能“识”千里马,有靠直觉的、有靠经验的,同样的,主管遴选人才,也是靠直觉、靠经验。然而,经验的判断常常流于注观。所以( )。
某二叉树共有12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只有1个。则该二叉树的深度为(根结点在第1层)
The______ofthebankwhereheworkedwasnotinthecentreofthecity.
A、Theyalsokeepsilent.B、Theycovertheirmouths.C、Theyprovidemoredetail.D、Theypreparetoescape.C根据调查,一个人沉默时间越长,说谎者就会忍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