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注重隐私,注重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是文明的体现。 在公共空间亲热,例如牵手、拥抱、亲吻……除部分地域文化明令禁止外,这种情况在大多数时候都无可厚非。而近期发生在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亲热事件,尤其是优衣库试衣

admin2018-04-15  12

问题 给定资料
    1.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注重隐私,注重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是文明的体现。
    在公共空间亲热,例如牵手、拥抱、亲吻……除部分地域文化明令禁止外,这种情况在大多数时候都无可厚非。而近期发生在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亲热事件,尤其是优衣库试衣间视频一事,则因“尺度太大”引起了广泛关注。
    针对优衣库试衣间视频、沈阳男女地铁大尺度亲热等热点事件,同济大学社会学教师朱伟珏表示,当事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认识到公共空间与隐私这两个概念。
    朱伟珏说,两人之间进行亲密行为属于非常隐私的行为,是不允许也不应该为外人所窥探的,窥探他人隐私的人可能还会构成犯罪。可在优衣库试衣间视频等事件中,当事人明显是把公共空间与隐私这两个概念混淆了。他们把隐私行为展示在公共空间,也许是无意识的,但这是一种错位行为,严格意义上,甚至是一种越轨行为。因此,这几位当事人的越轨举动,无论是被他人传上网导致被窥视,还是本人自愿展示,都对公共空间应有的行为规范造成了破坏。
    朱伟珏说,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在公共空间展示自己的隐私行为,是对受众的一种侵犯,因为当事人让受众被迫接受了自己不愿意看到的画面,当然这种接受能力是因人而异的,也会有看得很开心的人,但这不是广泛的接受能力。
    在沈阳地铁男女大尺度亲热照流出后,不少网友气愤地指出“在公共场所就不能注意点影响吗?何况还有孩子”,朱伟珏表示,正如网友所说,类似事件不仅对当事人本身的名誉造成损害,对被迫看到的旁观者,尤其是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侵犯较大,因为儿童等大部分未成年人是无法对自己负责的,当着孩子的面进行大尺度亲热行为也是有违保护未成年人等原则的,
    朱伟珏认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在公共空间展示自己的隐私其实是文明的倒退。很多网友认为这是“社会发展与思想解放的产物”,朱伟珏则认为恰恰相反。她表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注重隐私,注重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是文明的体现。几十年前人们在街上牵手都可能招来白眼,只是因为当时社会的特殊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就能够随心所欲。
    朱伟珏表示,无论社会开放到什么程度,在公共场合亲热还是要有“度”,要有底线。对他人保持尊重,不让周围的人不舒服,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体现。
    2.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规定,北京市内所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公共交通工具和部分室外场所都被列入禁烟范围,违者将被处以最高200元的罚款。
    控烟条例实施一个多月,北京公共场所禁烟效果初显,但仍有一些公共空间未能实现完全控烟。“有人在餐厅吸烟,服务员无人制止。”控烟条例实施一个月后的一天,沈先生在北京西城某云南火锅店内发现有人吸烟,便拍下照片发在微博上。
    小餐厅成为控烟难点。很多中小餐厅不会主动制止吸烟客人。“我们只能劝告,没权力处罚,也不可能去举报,谁也不愿意得罪吃饭的客人。”陶先生说,“再说抽根烟就几分钟,执法人员还没来人家就吸完了。对醉酒的客人也没有沟通的可能,怕因为制止再引发冲突。
    按照控烟条例规定,市民在禁止吸烟场所发现有人违规吸烟时,有权利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但作为被动吸烟者,目前大多数人不会选择上前劝阻吸烟者或交涉,因为很容易发生冲突。在最严禁烟令实施后,杨先生依旧成为餐厅被动吸烟的受害者。事发当天下午,杨某和朋友到北京一家餐厅吃饭,餐厅内因有顾客吸烟,空气非常差。杨先生向服务员反映,请他们帮忙劝阻,但服务员听后称太忙,未予理睬。杨先生对朋友抱怨了一句。两名吸烟男子听了大怒,上前与杨先生争吵。随后双方打了起来。混战中,杨先生抄起凳子砸向门口,误伤了一个服务员,他向屋外跑去,两男子追出将他打倒在地。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北京市公共场所和部分室外场所禁烟是共筑“公共空间意识”的一个具体行动。对于禁烟来说,法律法规只是治标之策,公民的“公共空间意识”才是治本之道。
    公共空间意识是离开狭隘的个人性、走出私人的生活天地之后,面向展开的公共空间时所形成的,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其中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观念,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体谅他人即体谅自己的“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原则。
    公共空间意识,是公民在公共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达成的对公共生活规范的共识,并以此调节自身行为。它是从个人美德向社会美德的一种延伸。
    有了公共生活的整体意识,自然就会有公共道德意识,也就会主动遵守一些公共生活中必须有的行为规范,因为只有这样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才能正常进行。长期在这种公共活动中熏陶,公民个人自然会形成一种公共人格意识,在公共生活中维护共同利益会成为一种人格需要。
    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成就一个社会的共同福祉。当公共意识转化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价值时,他会将自我视为共同体的一部分,从而去主动维护公共利益。
    公民或对国家事务进行公共辩论,或对重大事件进行公民调查,或对弱势群体展开公共救援,或对政府决策发表公开主张。可以说,每一次这种带有公共意识的行动,维护的不只是自身或他人的权益,同时也是对制度合理性进行的一次价值判断。任何社会制度的存在和运转,都需要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这样它才有行使权力的正当性。
如果没有这种健全的公共意识,一个现代社会就可能演变为个人对所有人的战场。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只是把公共领域看作是获取个体利益和集团利益的场所,不把公共权力看作是一种控制与服从的关系,而把公共领域看作是一个平等、参与、协商、合作的互惠空间时,社会才能形成更为良好的自治状态。
    3.________________(标题)________________
    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绚丽多姿的服饰通过年轻大学生的诠释,在T型台上散发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韵律,而他们“走台”的位置恰在陕西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古遗址上。
    “公共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仅一词之差,却有着文化生产力能否真正生根、释放的巨大差别。事实上,各地直接以“文化”命名的广场、公园并不在少数,但多数停留在雕像分布、展板宣传、文化墙绘制的“一次性”文化生产阶段,缺乏连续性、持久性。那么,公共空间的文化生产力如何壮大?
    (小标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作为公共空间的管理单位应敞开大门与文化活动的“经验”操办者深度合作,一来可以节省人力及策划成本,二来可以提升文化活动水平,同时也能满足活动提供者对场地等硬件环境的需求。在大明宫,以西安市文广局及各级文化馆为代表的“专业”单位便是其长期合作伙伴,如刚刚过去的庆祝开园4周年暨丝路风情文化周、西安市社区文化节暨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2014西安市广场舞大赛决赛等,高频率、内容丰富、有水准的文化活动保障着人气及好评率。
    (小标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欣赏者都是百姓,文化生产力的强弱体现在百姓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对此,是怕麻烦处处设限,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还是出人出资细心帮扶,不同的态度决定着公共空间之上文化活力的命运。或许,有单位会“委屈”地哭诉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对于栖身于寸土寸金、人口稠密大都市中的一些单位而言,冷漠地看着场院冷落、设备空转,无异于端着金饭碗哭穷,其真正缺少的是细致入微的扶持政策及一片热心。
    (小标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到产业,不少单位首先想到的是“门票”经济,而忽视了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可以与发展文化产业互为表里、互为支撑。包括大明宫公园在内的整个曲江的文化产业走的是一条融入城市、融入生活、融入市民,进而带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全产业链运转之路。它可直接创造精神财富,也可通过向传统产业的延伸,创造新的增长点,还可通过“生产”更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幸福公民间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莎士比亚说过“城市即人”。要让城市更美好,就要充分显示出对人的尊重,让城市中人的生活更有尊严,更舒适惬意。对此,文化大有作为,而这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生产力的勃发,离不开相关管理单位的借力、发力和给力。愿更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勇于作为。
    4.近日,一则陪读家长在美国种菜新闻引起人们关注。在耶鲁大学,一片曾经的荒地现在成了一块块菜园。种菜的人都是前来陪读的中国家长,闲暇之余开辟了这块荒地。耶鲁校方为家长们提供化肥,家长们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可以施肥,但不能用杀虫剂;和邻居分享自己收获的蔬菜,哪怕对方不种地;外出时各家会互相帮忙照应菜地等。而若有人家要搬走了,他们还需负责找到下家,保证他们那块菜地还有人照料。
    中国陪读家长在耶鲁开荒种地,美国人不但不反对,还提供化肥支持。这段话字数虽不多,却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正是这件看似小事的新闻引起极大关注的原因。围观者驻足旁观的原因是,耶鲁校园内即便是荒地,那也是公共空间,若不是中国大妈大爷,荒地还将是荒地,公共空间将会一直毫无价值。
    中国人改变了公共空间的自然生态。你可以说是中国人还未退化完全的农耕意识在起作用。可农耕文化有什么错?中国人喜欢占用公共空间,可占用公共空间并非全是坏事,要一律禁止。至少美国人的做法就值得肯定。既然公共空间未给社区带来价值或受益,那就允许私权占用公共空间并适当引导,引导得当也能真正发挥公共空间的公益作用。
    在中国可能会演变成居民和城管激烈冲突的案例,在耶鲁却因为引导得当变废为宝。请注意这件事始终贯串着的核心理念:规则意识。不用杀虫剂;与社区不种菜的居民分享蔬菜;互相帮忙照应菜地:菜农搬走时托付给下家。正是规则意识让私权对公共空间的占有变成公益事业,这正是公共空间的不二法则。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此处的规则意识和行为并非来自权力,而是自发形成,若换成中国,也能有这样公共空间里互惠互利的行为吗?
    人类文明的高地在城市文明,城市文明的精髓在公共空间。因为有尚未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所以有开荒种菜,所以有小贩摆摊。因为有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所以有大妈跳广场舞。城市里铁道沿线的空地,如果有大妈种菜而且与社区居民分享并确保不影响铁道,不但能绿化环境,而且能解决私权侵入公共空间带来的个体利益冲突问题。
    比如说广场那么大,光散步还是没有充分利用,如果大妈能把音响放得小一些,跳舞注意分寸不扰民,如此既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又为社区和谐树立了规则意识榜样,何乐而不为?公共空间并非绝对的公共空间,私权在各方都接受的规则的框框里侵入公共空间,不但不会破坏公共空间属性,反而能让公共空间获得最大的公益价值。
    胡适曾经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5.2015年5月3日,一段35秒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在成都市娇子立交处,一名男司机开车将一正在开车的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35秒内4次踢中女司机脸部,整个过程触目惊心。这段视频引发数万网友转发。经过中央电视台的报道、成都警方的取证:在事发前的几分钟,女司机屡次“冲动性地逼停”男司机,使得男司机车中的小孩哇哇大哭,这才招来男司机的报复。
    四川成都殴打女司机事件视频曝光后迅速引发了公众议论,部分网民认为,无论是否占理,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始终是错误的;也有网民表示,不文明的驾驶行为应该受到惩罚。
    4月26日晚,安徽亳州一名女子因骑电动三轮车与骑电动车的男子相撞,遭男子殴打,女子在次日自杀身亡。据亳州市公安局消息,5月11日该名男子已被刑拘。
    5月3日,云南省昆明市一奔驰车司机在高速路收费站插队时与另一车发生冲突,随后奔驰车主将对方一名老人撞倒致其身亡。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5亿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4户家庭就拥有1辆私家车。
    随着私家车数量上升,交通拥堵现象也由一二线城市逐步发展至中小城市。“路怒”一词正是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因烦躁所导致的愤怒情绪。不少司机在路上遇到令人不满的驾驶行为时,常常会用手势及言语表达不满,进而引发矛盾。
    “开车的时候常常遇见乱变道、强行加塞的,夜间不变远光灯的,心情会很烦躁,有的时候会忍不住超车朝对方喊话,虽然明知这样不安全。”安徽合肥的男司机余某说。
    在多个机构的调查数据中,有“路怒”倾向的司机占比颇高。中科院心理学专家吴坎坎分析认为,“路怒症”的成因复杂,是社会压力、拥堵、不文明行车行为等多种现象作用的结果,容易唤起人的不良情绪,引起司机的愤怒情绪和行为,由于总体违法成本较低,有的司机会用自己的方式“惩治”对方。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数据,因“路怒症”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虽然重拳整治,但强行变更车道、不按规定让行、违法占道、违法超车等行为查处量依然不断上升。
    在“路怒”事件频发的同时,一些温情的文明驾驶视频也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开始传播。不少网民表示,在抵制“路怒症”的同时,也应反省自我的驾驶习惯。
    “以前没有意识到自己开车的情绪问题,通过最近的新闻,我和朋友都开始觉得驾驶文明也应当被重视,开车也和与人相处一样,需要重视礼貌。”上海市民张某说。
    心理学家武志红则表示,开车过程中如果产生愤怒情绪或受到别人的“侮辱”,应学会及时调整心态,防止陷入不必要的麻烦而因小失大。
    这类事件以及汹涌且充满戾气的网络讨论,凸显出当下社会“路德”的缺失。“路德”颇为具体,特指公路上的行为礼仪与交际伦理。但引申开来,它所承载的并不仅仅是马路上的交际伦理。马路是一个公共空间,“路德”本质上是公共道德在马路这一公共领域中的投射。
    私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慎独”,而公共道德的底线则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公德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性的约束,一种公共空间中的规范,它更接近有形的法律。因此,培育公共道德,也就不能像“私德”一样,主要依靠宣传、教育。
    “私德”的提升并不必然带来公德的提升。实际上,一些在私人生活、熟人圈子中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人,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却蛮横霸道、任性不讲理,毫无公德可言。这说明私德与公德之间存在着某种“断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将“路德”“不文明出游”等“公德”问题“私德”化,仅仅依靠宣传、教育,试图提高个人私德,无助于切实解决问题。
    培育、养成公共道德与公共伦理,需要依赖外在的约束与人际的交往、妥协、协商。所谓外在约束,主要指国家的法律约束与公共舆论的力量,前者维系人际协商基本的底线与方式,后者保证公共道德的推行。而人际的交往、妥协与协商,是指人们进入公共空间,参与公共管理,商讨公共秩序,发表公共议论,通过人们之间的讨论、交流、博弈与制约,逐渐达成一种共识,进而逐渐形成无形的公共道德。“公德”既然是公共的,就需要有充分的“公共性”,所以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参与感”。
    当下,熟人社会逐渐解体,陌生人社会逐渐成型,原有的熟人社会中适用的传统公德难以适应新的社会情境,公共道德、公共伦理的缺失由此凸显。为此,当务之急乃是通过国家、社会、公众的合力,培育出现代社会下的公共道德与公共伦理。
    6.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同于私人领域的交流,可以随心所欲:也不同于锁在抽屉里面的日记本,可以率性而为。在公共空间,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如果只想着自己的表达自由,却不考虑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社会的公序良俗,这样的表达怎能促成共识?如果一方面喊着打倒一切、怀疑一切,另一方面喊着谁敢反对某个权威就打倒谁,这样的思维如何增进智识?如果一边高呼文明、法治,一边却藐视法律、动辄粗口,甚至以“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自我辩解,这样的态度岂会有人格魅力?
    近段时间,有关国人出行素质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号称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法教育源远流长,客随主便、人乡随俗观念深入人心。然而随着出境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国人在被许多国家当成“世界金主”竞相延揽的同时,也因一些旅游陋习遭到舆论谴责和民众吐槽,中国人俨然成为不文明的代名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出境人数的迅猛增长、国民素质整体不高以及某些媒体的过度放大等,但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的严重缺失。
    不同民族和文化构成不同的公共空间意识,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公共空间意识强烈。而东方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对于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不太重视,加之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现行制度等因素叠加,导致公共空间意识相对薄弱。“家国一体”的国家形态遏制了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大众普遍忽视“公共空间”这一命题。正如学者余秋雨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的弊病时所指出的:中国文化对于公共空间一直比较黯然,总是强调上对得起社稷朝廷,下对得起家庭亲情。但是,在朝廷和家庭之间,有辽阔的“公共空间”,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盲区。近些年来,公共空间有了一定拓宽,但公共空间私有化、孤岛化、碎片化趋势严重,并与公众活动相对分离。在这种历史传统与现实境况的双重制约之下,国人公共空间意识自然难以树立。
    公共空间的范围不清楚、权利义务的界限不明确,这是导致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相关立法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合理划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范围,明确界定公共空间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保证所有公共空间都能向全体公民开放,确保每个参与者的合法权利都得到平等尊重和保护。2015年4月7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国家旅游局正式颁布实施。根据《办法》,游客的六种行为将被列入“黑名单”。一旦上了“黑名单”,轻者可能影响到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出境、银行信贷等。虽然被指震慑作用远大于实际效果,但《办法》通过制度保障和刚性约束来规范游客权利义务、提升公共空间意识的思路仍然值得肯定。
    公共空间意识的养成除了硬规则的约束,还要靠软道德的引导。道德教育是培养公民公共空间意识的重要路径。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不断创新道德教育,以全体公民的自觉自律为实现路径,以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来抑恶扬善,大力提倡和鼓励公认的或潜在的道德规范。当这些道德规范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且畅通无阻,国人的公共空间意识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不仅会减少社会的无序和混乱,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还会激发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更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2”提到,“对于禁烟来说,法律法规只是治标之策,公民的‘公共空间意识’才是治本之道。”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
    (1)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2)不超过350字。

选项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法律法规只能通过外在的力量约束烟民的行为,有其局限性;“公共空间意识”才能真正转变公民意识,对禁烟起到根本性作用。 由于执法者无法实时到位、经营者不愿得罪客人、普通公民劝阻效果差且易引起冲突等原因,烟民违法成本较低,禁烟条例对公民的约束力有限。所以说,法律法规对禁烟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公共场所禁烟。而“公共空间意识”意味着公民形成了公共道德意识,在公共空间主动分享权利承担义务,培养自己参与民主生活的素质,主动肩负起自己有能力承担的公共责任。只有公民有了主观上的维护公共空间利益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禁烟。 法律法规只是辅助手段,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自我视为社会共同体的一部分,主动参与公共空间治理,社会才能达到一种良好的自治状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G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