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有哪些?

admin2013-10-26  15

问题 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有哪些?

选项

答案属于马氏体不锈钢的钢号有1Crl3、2Crl3、3Crl3、4Crl3、3Crl3Mo、1Crl7Ni2、2Crl3Ni2、9Crl8、9Crl8MoV等。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有强烈的冷裂倾向,焊缝及热影响区焊后均为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钢中含碳量越高,冷裂倾向越大。悍接时在温度超过1150℃的热影响区内,晶粒显著长大。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都可能引起接头脆化。例如,1Crl3钢焊后冷却速度小于10℃/s时,在热影响区将得到粗大的铁素体加碳化物组织,使塑性显著降低;当冷却速度大于40℃/s时,则会产生粗大的马氏体组织,同样也使塑性下降。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主要要点如下: 1)焊前预热。焊前预热是防止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工艺措施。当碳的质量分数为0.1%~0.2%时,预热温度为200~260℃,对高刚性焊件可预热至400~450℃。 2)焊后冷却。焊件焊后不应从焊接温度直接升温进行回火处理,因为焊接过程中奥氏体可能未完全转变,如焊后立即升温回火,会出现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沉淀和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产生晶粒粗大的组织,严重降低韧性。因此回火前应使焊件冷却,让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奥氏体基本分解完了。对于刚性小的焊件,可以冷却至室温再回火;对于大厚度的焊件,需采用较复杂的工艺,焊后冷却至100~150%,保温0.5—1h,然后加热至回火温度。 3)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同时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焊后热处理分回火和完全退火两种。回火温度为650—750℃,保温1h,空冷;若焊件焊后需机加工的,为了得到最低硬度,可采用完全退火,退火温度为830~880℃,保温2h,炉温冷却至595℃,然后空冷。 4)焊条的选用。焊接马氏体不锈钢用焊条分为铬不锈钢焊条和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条两大类。常用铬不锈钢焊条有E1-13-16(G202)、E1—13-15(G207);常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有E0-19-10-16(A102)、E0-19-10—15(A107)、E0一18-12M02—16(A202)、E0—18-12M02—15(A207)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U9x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