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听觉理论。
简述听觉理论。
admin
2019-08-05
40
问题
简述听觉理论。
选项
答案
在人耳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方面,有不同的学说。 (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这是1886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2)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由赫尔姆霍茨提出。该理论认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该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但后来发现这种根据并不充分。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提出了行波理论。该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20世纪40年代末韦弗尔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时,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VV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中枢神经系统中,__________控制胰岛素的分泌,以调控人的进食行为,被称为饥饿中枢。
论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对人的影响。
流体智力
依据学习迁移的理论,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定位于()。
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是由()发展而来的。
简述方差分析的功能、基本前提和主要步骤。
随机试题
下列不属于商事仲裁基本制度的有()。
在普通话中,下列韵母中都能和声母c相拼合的是()
(2007年第141题)关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有
简述《雷公炮炙论》的成书年代、作者和主要内容。
缺乳伴食少便溏者,应配合()缺乳因失血过多所致者,应配合)
锐缘进口的圆柱形外管嘴的正常工作条件是()。
国内设备价款结算通常采用的结算方式一般不包括( )。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按照“稿酬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须具有()
【S1】【S4】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