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例说明某种决策偏差在企业管理中的表现及避免的方法。

admin2018-10-25  41

问题 试举例说明某种决策偏差在企业管理中的表现及避免的方法。

选项

答案(1)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修正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一般来说,管理者在决策中容易陷入五大决策偏差。 陷阱一:虚假同感偏差。 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是指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当遇到与决策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们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下面是一些可能导致虚假同感偏差的原因,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①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你非常重要的时候。②当你非常确信并坚定自己的观点或意见的时候。③当你的地位和正常生活受到某种威胁的时候。④当涉及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的时候。⑤当你将其他人看成是与自己是相似的人的时候。 陷阱二:证实偏差。 证实偏差是指当人们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点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有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会很容易接受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认知资源贬低与他们的看法相左的观点。 比如,管理者已经在内心里做出了一项投资决策,或者要发布一项改革政策,他们会召开“象征性会议”,以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美其名日“集思广益”。其实,他们在内心里是不情愿的,所以,在召开会议之前,管理者很可能就在盘算.谁最有可能提反对意见,于是,想方设法把这个人或这些人排除在会议之外。有的管理者在开会之前已经定了调子,比如说:“我觉得这个项目是可行的,请大家发表一下意见。”于是,就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参会者争先恐后地为上司的决策增添证实性的数据与证据。即便不是这样,管理者是真心想倾听一下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但是,面对一些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的反对者,管理者不免大声咳嗽或皱眉头,明白的人自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即便还不是这样,有的管理者在听到或看到一些与自己不一致的信息时,总是下意识地认为,他们所说的只是一面之词,而事情本来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严重。而对于暗合自己决策的一些说法或证据,甚至如获至宝,深感“英雄所见略同”。 证实偏差是一种过滤性的知觉机制,它会导致我们的信念固着,进而自欺欺人、刚愎自用,做出不利于自己和组织的决策。 陷阱三:代表性偏差。 人们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性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这样,以两类事件是否具有相似性或代表性特征为依据,通过事件A的相关数据与信息评估事件B。 举一个例子,现在给你一份关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材料:这位企业家个子不高,显得有些清瘦,眼睛不大但目光犀利,他的成功来自于他顽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竞争动力,但是,自负的神情好像让他有些孤独。他有锻炼身体的习惯,每周会花不少时间从事他喜欢的运动,请你猜测一下,这位企业家喜欢的这项运动是什么呢?选项有五个:①快步走路;②一项球类运动;③乒乓球;④一项田径运动;⑤网球。按照一般的推理思路,你可能会选择网球或乒乓球,因为它们看起来具有企业家可能喜欢的运动的所有特征,但这却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因为,无论是乒乓球还是网球,他们都包含在“球类运动”这个更大的代表性范畴之中。 陷阱四:可得性偏差。 可得性偏差是指人们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可记忆的、明显的和常见的例子和证据进行判断,即使是在他们拥有有关信息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人们在形成自己判断的过程中,往往会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权重,而对大量的其他必须考虑的信息“视而不见”。人们通过不费力地回想出的信息进行概率推断,结果导致判断误差。很多的商品广告就是在强化人们对某种商品的熟悉和认知程度.从而达到刺激人们购买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根据事件的发生能够回忆起来的难易程度,来估测某一类别的频率或某一事件的概率。例如,在你的单位里,在不长的时间里出现了几位心脏病发作的中年人,你可能就会通过这些事件来估测中年人发作心脏病的概率。你也可能根据你朋友或熟人创业的成败而得出创业成败的概率。可得性对于估计事件发生概率是一种有用的思路,但也容易因为对于可得性的依赖和信赖而导致预测偏差。 陷阱五: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做出最初的估计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这里最初的估计值相当于锚定,以后的调整是在锚定基础上的微调。 例如,一条巷子里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两家店的生意都很好,每天都是顾客盈门。可是,晚上盘点的时候,左边这个店总是比右边那个店每天多赚两三百块钱,而且每天都是这样,让人心生不解。细心的人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如果你走进右边那个粥店.服务员微笑着把你迎进去,给你盛好一碗粥,热情地问你:“您好!加不加鸡蛋?”一般情况下,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加一个吧!于是服务员就会拿来一个鸡蛋;不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不加,喝完粥结了账就走了。可是,如果你走进左边那个粥店,服务员同样也是微笑着把你迎进去,给你盛好一碗粥,然后热情地问你:“您好!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一般情况下,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加两个;不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加一个。就这样,一天下来,左边的这个粥店比右边的那个粥店要多卖出很多个鸡蛋,这就是它每天多赚两i百块钱的原因。粥店的生意经里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心理学道理。左边的粥店其实是在运用心理学中的锚定效应,诱导消费者在不经意间做出有利于店家的选择。如果你是它的顾客,你的决策则是受到了心理锚定效应的影响,你不自觉地在粥店设定的条件下进行了决策选择。 左边小店的服务员把顾客“锚定”在“加几个鸡蛋”上,而右边小店的服务员则把顾客“锚定”在“要不要加鸡蛋”上。在前一种情况下,顾客是在“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上进行选择或调整,而后一种情况下,顾客是在“加不加鸡蛋”上进行选择或调整。有限的理性使很多的顾客没有充分地调整,从而使两个小店的生意大相径庭。 这些现象也会出现在商业谈判之中,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你可能会“锚定”谈判对手,也可能会被对方所“锚定”。打破这种思维锚定的简单方法是货比三家,充分地了解目标物体的相关信息。 (2)避免决策偏差的方法。 ①分析情境。 ②关注偏差:目标聚焦;寻找违背目标信念的信息;不要给随机事件创造意义;增加备选方案。 ③理性分析与直觉判断相结合。 ④努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Wg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