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比较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试析两次危机的起因、特征及危机治理的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
比较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试析两次危机的起因、特征及危机治理的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
admin
2020-07-02
63
问题
比较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试析两次危机的起因、特征及危机治理的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
选项
答案
(一)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起因。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并未带来共同富裕,相反却加剧了贫富差距。这就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失业的存在必然降低社会购买力,为危机准备了条件;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导致许多国家的农业处于慢性危机之中;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的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2)特征。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危机期间,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3)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首先在美国“新政”中得到了印证。自此以后,凯恩斯主义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国策,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起因。造成这次严重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周期性规律的必然表现,二是石油危机的冲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中东产油国家运用石油武器,一方面提高石油价格,另一方面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分等级的石油禁运,造成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加剧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发展。(2)特征。经济出现滞涨,具体表现在生产停滞、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失业严重、外贸增长趋缓等方面。(3)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出现了现代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前者提倡实行“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政策;后者主张大幅度降低税率,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积极性,取消国家干预,控制货币增长,渐趋预算平衡,削减社会福利等。从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实践看,既有用现代货币主义政策控制需求的一面,也有用供应学派政策实行减税的一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iD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颁布《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尔顿法》的国家是()。
在预备立宪运动中,清政府在中央设立的机构是()。
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日本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今天的海南岛在三国时期被称为()
“中国既然有贫乏病,那么开发实业就成为唯一的要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此观点的持有者是()。
1937年11月,继张家口、大同、归绥的三个伪政权后,日本又成立了(),将三个伪政权统一管辖。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衰落,最能反映这一特征的历史现象是()。
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描述,错误的有()。
以下不属于马丁.路德思想的是()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其意义在于()
随机试题
容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外伤是
关于化脓性迷路炎,关于其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不属于枕骨大孔疝的常见症状的是
下列业务中,免征增值税的是()。
A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专门成立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该公司在设置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基础上,还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组,接受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领导,具体承担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组织。评价工作组成员由
一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悬绳(不可伸长,质量不计)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L/2处钉一颗钉子,如图9所示,将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无初速释放后,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瞬间:()
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观点:在增强人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碎片化学习弊大于利。理由:①碎片化学习不能帮助人们全面掌握知识,不利于人们进行辩证思考。②碎片化学习不能使人深入理解知识。③碎片化学习容易让人产生满足感,导致学习者不能真正掌握知
WhenMikewentoutofthebarber’sshop,hewasnothappybecause______.Thisstorytellsusthat______.
Theofficial______theinterviewonthesensitiveissu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