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比较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试析两次危机的起因、特征及危机治理的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
比较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试析两次危机的起因、特征及危机治理的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
admin
2020-07-02
65
问题
比较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试析两次危机的起因、特征及危机治理的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
选项
答案
(一)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起因。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并未带来共同富裕,相反却加剧了贫富差距。这就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失业的存在必然降低社会购买力,为危机准备了条件;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导致许多国家的农业处于慢性危机之中;伴随着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的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2)特征。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危机期间,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3)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首先在美国“新政”中得到了印证。自此以后,凯恩斯主义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为国策,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20世纪7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起因。造成这次严重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周期性规律的必然表现,二是石油危机的冲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中东产油国家运用石油武器,一方面提高石油价格,另一方面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分等级的石油禁运,造成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加剧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发展。(2)特征。经济出现滞涨,具体表现在生产停滞、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失业严重、外贸增长趋缓等方面。(3)理论对策和政策实践。出现了现代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前者提倡实行“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政策;后者主张大幅度降低税率,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积极性,取消国家干预,控制货币增长,渐趋预算平衡,削减社会福利等。从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实践看,既有用现代货币主义政策控制需求的一面,也有用供应学派政策实行减税的一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iD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马丁.路德所写的驳斥出卖赎罪券,进而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的文章是()。
我国的回族是在()朝形成的。
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对20世纪20年代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拉美独立后,各国政治上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实质上它是拉美各国大地主专政的一种特殊形式。
安德罗波夫执政期间,苏联在农业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是()。
在宗教改革过程中,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的国家是()
论述清末新政。
下列是在春秋时代的齐、楚两国之间发生的是()。
下列不是柏拉图的作品的是()。
随机试题
“宁凿一口井,不挖一条沟”用于教育科研选题,要求选题的()
土地总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能力按照创造性成分,可划分为()
哪种卧位可有效改善ARDS瘸人的氧合
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过程中,计算偏差和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首先需进行对比的“三算”是()。
在销售增长旺盛时期,()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短期融资需求,实际上属于长期融资需求。
被后人誉为“太康之英”的是:_____。
设函数y=y(x)由确定,则y=y(x)在x=ln2处的法线方程为________.
Itmaybethelastbookyou’lleverbuy.Andcertainly,froma【C1】______standpoint,itwillbetheonlybookyou’lleverneed.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