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英国近代中等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
简述英国近代中等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
admin
2015-07-03
55
问题
简述英国近代中等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
选项
答案
近代英国,由于国家经济、政治发生巨大的改变,教育上的改革也很频繁,在这种环境下,中等教育得到很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巴尔福教育法》颁布后,英国政府各地方教育部门改建和新建了许多中等学校,但“一战”后,英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对中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中等教育需要改革,当时的改革有三种意见:一是坚持实行双轨制,维持初、中等教育的分离;二是用选拔制,从初等学校选最合适的儿童进中等学校;三是主张单轨制,即所有人同时升人中等学校。为此,政府任命哈多为主席,对此问题进行调查,他们提出了《哈多报告》,强调教育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分小学、中学两阶段,提出了初等教育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分流,这对英国教育有重要影响。 (2)1938年,为适应战后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英国政府又提出以改革中等教育为中心的《斯宾斯报告》,根据初级技术学校增加的实施,把《哈多报告》的双轨改变成三轨,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 (3)“二战"期间,“人人受中等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英国的实际与此有较大差距,中等教育继续改革。《巴特勒教育法》,也称《1944年教育法》,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出。 主要内容: ①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 ②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 ③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 ④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巴特勒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形成了初、中等和继续教育衔接的教育制度,扩大国民受教育机会,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综合中学运动:60—70年代,英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在中等教育方面。《巴特勒教育法》实施后,英国形成了由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组成的中等教育结构,但各种中学质量、标准差异较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if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不是相互对立的,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部动机的不断内化。持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哈威格斯特认为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要求的时期是()
在整个小学期间,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学科分化的时间一般从几年级开始?()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统合必须取得整合的方面是()
意味着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确定的著作是()
简述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
编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方法是()
建构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流派,而是一种理论思潮,并且目前止处在发展过程中,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存在不同的取向。这些取向不包括()
试从西方教育思想演变的角度论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罗宾斯原则”指的是()。
随机试题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是()
下列不属于军事秘密密级的是()。
8岁小儿,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硬结直径5mm,无结核病临床症状,其结果正确的解释是
左上肢为弛缓性瘫痪、左下肢为痉挛性瘫痪,其病变部位在
锅炉装置中,使湿蒸汽转化为干蒸汽的设备为( )。
同时履行一方抗辩权适用的条件是( )。
净资本是指根据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公司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特点,在净资产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等项目和有关业务进行风险调整后得出的综合性风险控制指标。( )
某公司准备将100吨水泥运往甲、乙两个代售点,用大、小两种货车运输,大货车运载量为8吨,小货车运载量为6吨,该公司有15辆车恰能一次性装完,大货车载货后运往甲的费用为360元/辆,运往乙的费用为400元/辆;小货车载货后运往甲的费用为250元/辆,运往乙的
21世纪头10年,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及4.1%的全球平均增长率,金砖国家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17.0%提升到2010年的25.7%,且将继续提升。2010年全球GDP总量约为(
()特曼最早提出了智商的概念,并给出智商的公式。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