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刑法》第201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
《刑法》第201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
admin
2019-07-10
51
问题
《刑法》第201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试说明:
本条第4款中前段,受到“行政处罚”是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而在后段中,受到“行政处罚”却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请问是否合理?为什么?
选项
答案
该规定是合理的,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4款的前段体现了立法对初犯者宽的一面,行为人的行为尽管符合逃税罪构成要件,但是由于能够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弥补了国家税收损失,减轻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接受了行政处罚,实现了责任和处罚的统一,避免了刑罚的过度扩张。但是行为人在五年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说明其社会危险性大,给予行政处罚已经不足以遏制其犯罪,其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故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sj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国公民乘坐乙国飞机飞越丙国领空时,殴打中国籍乘客刘某致其重伤。甲国公民对刘某的犯罪,适用我国刑法的依据是()(2017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2题,2017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2题)
下列关于犯罪地点在刑法中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14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24题)
针对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汽车的现象,有人认为,虽然刑法未规定吸毒驾驶构成犯罪,但是吸毒驾驶和醉酒驾驶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故而应以危险驾驶罪论处。这种观点属于()(2015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5题)
我国《刑法》第266条中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这种罪状是()(2017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12题)
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甲()(2011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6题)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2011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2题)
试论刑法中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2014年法学基础课论述第35题)
《刑法》第307条第l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这种罪状形式属于()(2008年基础课单选第15题)
试论我国刑法对死刑适用的限制。(2012年法学基础课论述第35题)
随机试题
商标权和专利权均受到国家有关法律的保护,称为()
患儿,男,9个月。先天性左侧完全性唇腭裂。下列哪项不是该患者行牙槽嵴裂植骨的指征
女,52岁,反复上腹痛伴消瘦,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窦呈持续性向心性狭窄伴充盈缺损。进一步处理首选
A.泡腾片B.舌下片C.咀嚼片D.缓释片E.分散片严禁直接服用或口服的剂型是()。
正常分娩胎膜破裂的时间一般是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类用地综合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
住房公积金的特点有()。
房地产估价师必须在取得房地产估价资质的房地产估价机构执业,由房地产估价机构统一接受委托,房地产估价师应当履行的业务有()。①接受法律、法规、行业管理规定和职业道德规范②遵守房地产评估技术规范和规程③保证估价结果客观公正④不准许他人以自己
我国基本单位统计的执行会计制度类别有()。
现在中国电力短缺,需要开发水能,需要修水库,这就不可避免要破坏一些环境和生态。这里有一个权衡得失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保护环境和生态,那么水库就不能建设。我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形,权衡轻重得失的标准就应该是以人为本。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作者认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