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18-08-09
64
问题
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强奸罪和强制猥亵、侮辱罪的犯罪客体相同,强奸和强制猥亵、侮辱行为致妇女重伤的,均成立结果加重犯
B、故意杀人包含了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实际上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
C、甲抢劫乙后,为了灭口杀死乙。甲在抢劫过程中杀害他人,甲成立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甲将乙拘禁在宾馆,声称只要乙还债就放人。乙无力还债,跳楼身亡。甲的行为不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答案
D
解析
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刑法分则对该加重结果专门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强奸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刑法规定为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并设置了更高的法定刑。强制猥亵、侮辱罪并未规定结果加重犯,因此,强制猥亵、侮辱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则与强制猥亵、侮辱罪属于想象竞合犯的关系,择一重罪处罚。A选项错误。成立结果加重犯必须是实施基本的犯罪构成行为造成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结果。结果加重犯不是独立的罪名,仍然要认定为基本犯罪的罪名,只是要适用更重的法定刑。故意伤害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行为是故意伤害行为,故意杀人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行为是故意杀人行为,二者的基本犯罪构成行为不同,因此故意杀人罪不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B选项错误。抢劫行为而导致他人重伤死亡的是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造成重伤、死亡的结果必须是基于一个抢劫的概括的故意,即为了取财而排除反抗的行为造成的重伤、死亡的结果。而抢劫既遂后,为了灭口实施杀人行为与抢劫罪之间完全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属于一个新的行为,应当单独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与之前的抢劫罪数罪并罚。C选项错误。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行为人对加重的结果具有罪过(故意或过失)。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是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只有重伤、死亡结果与非法拘禁行为有因果关系,行为人才可能有罪过。被害人乙跳楼自杀的行为与甲的非法拘禁行为不具有因果关系,甲对死亡结果没有罪过,因此甲不构成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D选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v3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真题)2010年3月15日,甲与乙达成买卖协议,约定甲向乙出售孤本线装古书一套(该套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价款15万元,双方应于同年8月9日同时履行。2010年5月30日,甲在搬家过程中不慎将该套书的中卷本丢失。甲第二天在报纸上刊登寻物启事,称归
关于私放在押人员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关于徇私枉法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事项需要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的是()
办案民警柳某接受犯罪人家属的贿赂10000元,在立案情况中将犯罪人李某的年龄由18周岁改成16周岁,企图在审判时使李某获得从轻处罚。那么,李某()。
材料一:甲被邻居马某因琐事殴打,便伺机报复。某日,甲见马某15岁的女儿在地里干活,便产生报复马某女儿的念头,但又怕自己打伤女孩犯法。他想起别人说过的“少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便叫自己13岁的儿子乙和15岁的侄子丙去打死马某的女儿。乙和丙听了甲的怂恿,一人拿
下列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
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包括()
随机试题
A、骨髓B、小儿长管骨干骺端C、长管骨骨干D、脊柱E、髋关节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为了解某机关单位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某医院组织人员对该人群每一个人连续3天测量上午8~10点的血压,三次测量结果的均值当作其血压通常值。结果在368人中,收缩压异常者13人,舒张压异常者8人,两者均异常者4人。
X线片检查可以诊断下列疾病,除外
女性,23岁,未婚,不规则低热伴大、小关节疼痛月余。面部有较严重的蝶性红斑,怕见人,口腔内有溃疡灶,右膝、左踝关节轻度红肿,有压痛,无畸形。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颗粒管型(+),白细胞3.5×109/L,ANA(+),狼疮细胞(-)。你考虑此患
未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停止生产、进口或者销售含铅汽油的,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采取:
监督检查人员受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案件后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不包括()。
下列选项中,风险承受态度(或风险偏好)最高的是()。
关于母公司在报告期增减子公司在合并利润表的反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近日。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出炉,其中特别强调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如果子女不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请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HarryS.TrumanHighSchoolintheBronxhaseightfloors,sevengymnasiums,afootballfieldandaplanetarium.Butthereis
最新回复
(
0
)